在4月17日至18日举行的天使国际特教学校春季趣味运动会上,一群特殊的参与者——家长志愿者们,他们以双手为桨、心灵为帆,在这场超越竞技的盛会中,完成了一次深刻的生命教育与家校共育理念的重塑。运动会落幕时,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家长感悟纷至沓来,字里行间皆是对特殊教育的全新认知与情感共鸣。
01从旁观到参与:重新认识特殊教育
许多家长志愿者在活动前对特殊教育的理解仅停留在概念层面。四年级三班一位家长表示:“成为志愿者的这段经历,像一束温暖而明亮的光,照亮了我对生命、爱与教育的全新认知。”
孙昊铭妈妈原本抱着协助的心态来到操场,却被特殊孩子们的顽强拼搏所震撼:“站在春日操场的边缘,原本抱着协助之心的我,却在不经意间被特殊孩子们蓬勃的生命力深深震撼。他们为完成简单动作付出的百倍努力,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坚韧。”
八七班陈奕帆妈妈作为唐氏综合征孩子的母亲,看到老师们为每个孩子精心定制小型保龄球、捶丸游戏等趣味项目,深刻体会到特殊教育的专业性与用心,对特殊教育有了更真切的认识。
02细节中的感动:生命的坚韧、特教的匠心
在服务过程中,家长志愿者们被一个个温暖的细节所打动,这些细节展现了孩子们的坚韧和特教老师的无私关爱。刘秉尚妈妈特别提到 “全能守护者” 马老师,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衣着、情绪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展现了特教老师的专业素养和深沉爱心。
三二班胡旸爸爸目睹短跑赛场上小唐氏儿摔倒后顽强站起撞破终点线,自己儿子在班级接力赛中虽与前一名差距较大,仍拼尽全力追赶,这些场景让他对孩子的坚韧有了更深的理解。
03家校共育的实践:理念照进现实
志愿服务让家长们对家校共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实践。李明智妈妈通过拍照记录、分发奖品、陪伴午餐等工作,深入孩子的校园生活,切实体会到老师们组织活动的辛苦,更加明白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晏鹏乐妈妈感慨:“当家长走进校园、参与活动,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与老师形成合力,为孩子创造更有力的支持环境。” 这种亲身参与带来的理解是传统家长会无法给予的。
八年级四班葛明心家长看到运动会前老师仔细为孩子们检查运动装备、耐心讲解规则、安抚情绪并教导热身动作,比赛中又全程陪伴鼓励,意识到家校共育需要双方紧密配合。
四年级二班吴宗瑞妈妈在协助组织比赛时,感受到老师、志愿者和家长紧密配合,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环境,大家的鼓励成为孩子们前进的动力,对家校共育有了新的认识。
04心灵的成长:志愿服务的意外馈赠
运动会虽已结束,但它带来的温暖和力量仍在延续。许多家长表示,这次志愿服务收获远超预期。曹嘉智妈妈在感悟中写道:"特殊教育就像培育晚开的花朵,首先需要阳光般的信念。"这种信念的建立,正是通过参与学校活动逐渐形成的。
八年级二班孙萌妈妈看到孩子们在运动会上锻炼肢体协调能力、感受被接纳的喜悦、收获自信,认识到特殊孩子的成长虽缓慢,但每一步都值得肯定,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信心。
董婕妈妈在运动会后对“特殊教育”有了全新理解:“不是他们在学习如何融入社会,而是社会需要学会理解他们的世界。”
05未来的承诺:携手共筑成长之路
此次活动后,家长们纷纷表达了持续参与学校活动的强烈愿望。四年级三班的家长坚定地写道:“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能继续以志愿者的身份,为特殊教育学校贡献自己的力量。”晏鹏乐妈妈也承诺:“未来,我愿继续以爱为炬,与学校并肩同行,守护这些独特的灵魂。”
这场运动会带给家长们的,远不止是一次简单的志愿服务经历。它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教育观念的更新,更是一次家校关系的升华。在此,我们满怀诚挚的敬意向参与本次运动会的20位志愿者表示深深的感谢,感谢你们的热情参与、无私奉献,相信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一定会茁壮成长,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未来,我校将继续搭建更多家校互动平台,进一步完善家长志愿者机制,让更多家长能够参与到特殊教育的过程中来,携手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共同书写家校共育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