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日记
-
2021-0921
提到中秋,我们的脑海里马上会浮现“月饼”“家人”“团圆”等词语。又到中秋时节,在这个灯火阑珊、万家团圆的日子里,却有些人依旧在外奔波,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乡村田野,都充斥着他们的身影,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送教老师。
-
2021-0915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在经历了8月份的疫情、台风、防汛......我们终于迎来九月份的开学,沉寂了一个假期的校园也一改安静模样,开始充斥着欢声笑语。除了这些身处校园的天使,还有许多孩子因为身体原因只能居家等待老师送教上门。在召开新学期全体送教教师会议后,天使国际特教学校送教送康上门教师队伍也再次踏上征途,在孩子们的翘首以盼中,开始了新一轮的送教之行。
-
2021-0520
忽而今夏,绿意渐浓。每每雨天,总让人不免想起戴望舒的那首《雨巷》。一场夏雨,洗刷了万物的枯冗,万物也迎来久违的纯净与清新,美好的事物也在这场雨的滋润下发生。
-
2021-0516
2021年5月16日是第三十一个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主题为——“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
-
2021-0516
转眼,夏意渐深,夏色渐浓。孩子,即便你不是如诗的人儿,行走于这迷人的雨巷,你亦会为这一抹夏韵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韵脚。一场夏雨,万物似乎都变得那么纯净,久违的清新,也开始在静中滋生。
-
2020-1103
无论刮风下雨,无论严寒酷暑,我们天使老师们的送教上门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歇,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我们总会走街串巷,如约而至。在党总支陈书记的统筹安排下,今天,我和学校教导处的杨主任、还有老教师杨老师踏上了送教上门的路程。推门而入,看到了孩子灿烂的笑脸。佳佳是一位十岁的脑性瘫痪的女孩,皮肤白皙,身材有些瘦小,半身瘫痪,不能独自坐立,只能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吃饭、穿衣、如厕都需要大人照顾。孩子语言方面也有障碍,只会简单的发出妈妈、爸爸,其他的都不会说,孩子的智力也就相当于三岁儿童的水平。然而祸不单行,
-
2019-0514
5月12日星期天,我又来到金富家,他生下来眼睛就看不见,从来没有看见过这美丽的世界,一直生活在黑暗里,在他的脑海里没有白天与黑夜之分。 刚开始去他家送教时,他有着强烈的抵触心理,只要听到我们的声音他就躲着不出来。不管我用什么方法他就是不开门,我真的有些束手无策了。很想就此放弃,可是看着眼前这个和我女儿一般大却双目失明的男孩,看着他茫然忧郁的眼神,我还是想再尝试一下。我通过与家长交流,得知孩子喜欢听歌曲,我就根据他的情况制定了康复训练计划,首先从他的听觉注意和听觉辨别能
-
2019-0312
今天再一次来到小林的家,在与小林进行简单的互动后,我惊奇地发现小林进步了,以前呼唤小林的名字,他不是漠不关心,就是没有一点反应,今天当我再次呼喊他地名字时,他竟然抬起头看了看我,还对我笑了一下,虽然只是一瞬间地抬头和仅有的一丝微笑,但是却给我太多地震撼。 小林是我送教的一名重度自闭症孩子,在他很小的时候大脑受损,一直以来他都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吃饭、穿衣、走路都需要家长辅助。他一直没有语言
-
2018-1208
今天又一次来到我结对的留守儿童小翔的家,小翔听见我的声音时,一改往日的腼腆高兴地从屋里跑出来,挎着我的胳膊把我迎接到屋里,走进屋里他兴奋的向奶奶介绍我,因为前几次去他家,他的奶奶都没在家。与小翔的爷爷奶奶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后,小翔就拿出他的作业让我看,我惊喜的发现小翔写得字有很大的进步。 自从与小翔结对的这半年以来,在学校我对他全面关注、优先辅导。
-
2018-1201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因为智力和身体的残疾,在本该接受教育的年龄,不能正常地入学读书;有这么一群特教人,他们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深入残疾孩子的家庭,给他们送课程、送温暖,为他们带去康复的希望,让我们一起感受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今天伴着蒙蒙的细雨,我又一次来到了梦梦(为保护患儿隐私,此处为化名)家,孩子看到我微笑着向我打招呼,虽然,他不会说话,但是我却感受到了他的那种渴望。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