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天使建校三十周年的重要节点,看着“三十周年座谈会名单”中那些熟悉的名字,心中感慨万千。这张名单于我而言,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更像一条串联起岁月的丝线,一头系着初心,另一头连着无数与“天使”血脉相融的生命故事。
十年、二十年、二十五年,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热爱,更是与天使同呼吸,共命运的深情厚谊。作为一名与天使携手走过二十二个年头的“家人”,此刻,唯有感慨。这一路,我们既是见证者,更是创造者。天使是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也终将是我一生的唯一一份工作。
今天,我想以三个“始终”分享我的心路历程。
一、始终记得:来时的路,是感动与星光交织的征途
记得2003年6月6日,在非典肆虐的夏天,我揣着忐忑走进天使,还未参加工作,却因腰椎间盘突出住进了医院,当我躺在病床上绝望地以为要失去这份工作时,陈书记带着鲜花和温暖的话语出现在病房,“安心养病,有任何困难随时找我”,这句话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异乡漂泊的路,让我坚定了留在这里工作的信念。
2008年的婚礼,王董和陈书记考虑我家是外地的,特意安排我从学校出嫁,看着领导和同事们像家人一样忙前忙后的身影,那一刻,我为自己选择了天使这个充满爱的家庭而自豪。
二、始终相信:平凡的岗位,也能绽放不平凡的光芒
在天使的培养下,我从一名青涩的治疗师成长为主任助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依托集团医教结合模式,我们在康复训练及教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带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年轻治疗师,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天使对我的培养。
二十二年来,我见证了天使一步步成长为行业的标杆,而天使也见证了我稚嫩到成熟的蜕变,无数个加班的深夜,无数滴攻坚克难的汗水,收获的喜悦早已沉淀为生命中最细微的付出里。在平凡的岗位上,我始终坚信"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2013年集团创建了临沂河东康复医院,我带领团队首创"医教结合新模式",累计完成上百名特殊儿童康复案例,帮助上百名孩子实现了独立行走。2015年主持参与了市级教研课题《孤独症儿童自主交往训练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的康复训练中。 2022年疫情期间,我们创新开展"线上康复指导训练",对集团上百名患儿实现线上康复模式。这些成绩印证着:只要心怀热爱,每个岗位都能成为发光发热的舞台。
三、始终坚守,未来的路,需要我们以传承为桨,以创新为帆。
站在天使三十周年的历史节点,天使的名字已家喻户晓,作为天使的一名老员工,我定不能忘记来时的初心,我愿继续做"天使精神"的火种传递者,与年轻一代携手,用传承坚守初心,以创新引领未来,共同谱写特殊教育康复事业的新篇章!让更多年轻的天使人都用热爱与担当,让天使精神代代相传,书写天使下一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更多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