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建校30周年原创作品展】苗传云:我和天使

写在前面:2025年9月20日,我校将迎来建校30周年校庆,为庆祝这一重要时刻,特别推出30周年原创作品展,旨在激励全体天使人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展望未来,共同书写天使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简约红金风行业新政解读公众号封面首图__2025-04-23+14_50_05.png

在即将迎来建校三十周年的特殊时刻,我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慨与温情,想要与大家分享我与天使学校那不解之缘。

相遇:缘分的开始

2002年,作为一名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我在外省的一所学校担任临时教师。偶然间,一张学校宣传招聘的海报吸引了我的目光,“国际学校”四个字如同磁石一般,让我无法移开视线。定睛一看,学校地址竟然是山东临沂,那个离我老家不远的地方。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涌上心头,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亲眼目睹这所学校的风采。

一个周末,我搭上了前往临沂的长途汽车。初到临沂,一切都是那么陌生而新鲜。在赶往学校的路上,我站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热得有些焦躁。然而,当公交车经过金雀山路的沂河大桥时,窗外吹进来一股股清凉的风,带着清新的味道,沂河的水面宽阔而平静,那一刻,我仿佛被这座城市的美丽深深吸引,心中暗自决定,这里就是我将要开始新生活的地方。

经过面试,我有幸成为了天使大家庭的一员,那一天,是6月30日,一个值得我永远铭记的日子。

初识:新校的启航

刚入职时,正值新校建设如火如荼之际。教学楼、学生公寓即将交付使用,一座天桥连接着两个校区,气势恢宏。崭新的校园让我们充满期待和信心。校长的话语至今仍回响在我的耳边:“无论如何,我们要保证9月份开学顺利搬迁。”于是,卸车、抬桌子、抬橱子、抬床、抬床垫子……这些几乎成了那个暑期的日常。虽然辛苦,但大家却乐在其中,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就这样,我们有了装饰一新的教室和温馨的学生公寓。学生们也顺利从老校搬到了崭新的校园。从此,我正式开启了在天使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生涯。

成长:挑战与收获

任教起初,我缺乏经验,班级学生个体差异大,且都是寄宿生。作为新教师,既要兼顾课堂教学,又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这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然而,校长却经常在大会小会上表扬新教师,鼓励我们勇敢尝试、不断创新。这种用心良苦的鼓励让我倍感温暖和动力。

在老教师的带领下,我逐渐学会了如何给学生的衣服绣名字、给学生们理小寸头……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让我与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当理发时,学生们都会争着问我:“苗老师,下一个是我吗?”那种被孩子们需要和喜爱的感觉,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专业:坚守与成就

弹指一挥间,我已在学校默默耕耘了23载春秋。这23年,虽看似平凡,却蕴含着我不平凡的教育旅程。我曾有6年时光沉浸于班级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与学生们共同成长,与家长们携手并进,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力量与温度。随后的13年,我投身于早期干预训练,用专业知识和爱心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今从事评估工作也已4年有余,熟练掌握韦氏、C-PEP-3等专业评估,评估儿童已达2000多人次。

从最初的抵触“老教师”这个称呼,到现在的坦然接受并体会到一种成就感,这其中的变化离不开专业的学习,更离不开学校的培养,现在的我已成长为一名一级教师、心理咨询师、助理社会工作师。当初所带的特殊学生有的已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并有了自己的小家,所带早期干预训练的孩子,有的融入了普通小学,有的顺利升入特教班级,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教学工作中,从一位普通教师,成长为骨干,到担任教研组长,主任助理,期间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多次参与了公开课,示范课,深耕特殊儿童早期语言训练,所撰写的个案和论文在《特殊教育》、《教学与研究》、《西部特殊教育》期刊发表。

特殊教育不仅仅是一份爱心的事业,更是一份需要专业技能支撑的工作。面对学生的需求或行为问题,如何制定精准的教育康复训练计划、行为干预方案,并起到良好的效果,这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心理学、教育学、康复学理论。当我深入学习这些理论、掌握方法,并坚持去做、逐一攻克难题时,看到孩子们取得进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时,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表的。

这就是我与天使的故事,一个心中有温度的故事。在这里,我收获了成长、收获了爱、收获了专业与成就。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秉承天使学校的精神,为特殊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致敬建校三十周年,愿天使学校的明天更加美好!

最后,感谢亲爱的天使家人、老师们对我的帮助,感谢尊敬的王董王校长、陈书记的关心和支持,借小王董工作报告中的一句话:方向既定,何惧险阻?天使新的三十年,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