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融合教育开展情况

回归主流是20世纪7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普遍提倡将残障儿童与普通儿童安置在一起的教育方式,在我国称“回归主流”为“随班就读”,全纳教育又称为一体化教育,1993年在中国召开的亚太地区的特殊教育大会上,全纳教育首次见于《哈尔滨宣言》:“通过全纳教育这一观念,探索满足一切儿童基本学习需要的多种策略。”

融合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只要可能,所有儿童就应该一起学习,而不论他们可能有的困难或差异如何。诚然,完全的融合在我国是非短期内能实现的,但我们可以采用“渐进式融合”式推动融合教育的发展。我校自2001年起,对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采取了“随班就读”的安置形式,至2003年,根据需要在普小设立了辅导实验班,采取“随班就读,集中辅导”的形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自2001年始至今,共有近百名儿童随班就读,2007年随班升入中学的有王国栋(智障)、张奇(智障)、张婉玉(聋儿)、郁滨伟(聋儿)、毛邦栋(聋儿)、周照霖(语障)等。其中张婉玉六年级毕业成绩为语文85分、数学82分、英语77。目前,正在随班就读的有:付康康(聋儿)、袁界(聋儿)、王龙彬(聋儿)、陈晓童(聋儿)、马镛涛(智障)、李柏良(智障)、邓佳(智障)、曹松岩(智障)、王龄仪(智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