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的思想给我的全身注入了新鲜、激情的血液。但通过三天的数学教学却给我的内心泼了一盆冷水,我愿意为自己满腹激情的设计会让学生很快掌握简单的同面值钱币的统计。不就是2角、5角、1角的钱币的简单相加吗?10以内的加法对于我班A组的学生也还可以,怎么一碰到运用就只会瞪着眼等待老师的提示、暗示?我茫然了,到底怎样让学生明白,并学会统计呢?
经过仔细斟酌,我觉得可能是我没从传统的模式中走出来,是啊!一个这么简单的目标,我反复几天让学生死记硬背,根本没有什么新鲜感,完全是老师按目标强加给学生的。我怎么不尝试着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生活中,带着激情和活力去一步步解决问题呢?
为什么学生在学习中找不到快乐,究其原因是课程设计过分强调理性知识,忽视了学生的现实生活,老师使学生在课堂中戴着面具伪善的配合老师做着表演。教法点掉枯燥。没有乐趣完成目标式的强加给学生去完成本课该完成的任务。
在翻阅了关于生活教育及活动教育的内容后,我知道了学生作为被驱动着内心的不愿与压力,首先在学习方式上他提倡建构注意的学习,综合时间活动课程,探究性学习等。这些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放手让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以灵活自由的方式参与学习。通过亲自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教学。同时,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主动的体验和探究中成长。
在再次的课堂中,我改变了以往强调目标的观点。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情景购物,给学生一个小动力,在满目的好吃的、好玩的东西面前。你们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统计出你手中有多少钱,用自己聪明的大脑来换取你想得到的东西。通过两课时的学习,我感触颇深。现在我可以在课堂中静坐讲台党一名售货员,而学生可以带着压力和动力在个别指导下完成对钱的统计,而且在进行角币的统计。这样,我就可以不用带着烦躁的心情一一进行指导讲解,就可以很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A组几元几角的钱币会统计了。B组2角的若干张,1角的若干张在一起钱币也会统计了。
情景加时间解决了我3节头疼的课,让我能轻装上阵。针对学生有数概念,不会加法,而却能简单的统计钱币和使用钱币的问题得到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