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雪地里的小画家》有感
于淑梅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这首儿歌比较符合智障学生不但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以下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总结与反思:
我在教学这一课时,注重了初步感知课文,特别是第三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我以不同的方式来认知课文,以加深学生对每个小动物爪(蹄)印不同形状的印象,我还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每个小动物走过的脚印,让学生有更直观的印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突破难点。在课外延伸环节中,动物爪(蹄)子形状不同这一特点,顺势引导学生思考:还会有哪些动物来雪地上画画,它们又会画什么呢?作为课外知识拓展。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智障学生的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出发点,教师的语言要儿童化,把自己当作他们学习中的一员,去感受,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那么和蔼可亲,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所以,再次感觉到,备课需要花的时间精力之多,决不是临时抱佛脚就可以解决的。
但是纵观整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有些地方分层指导不够,bc学生的说话练习不多,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还有,在教学时,我有时语言不够精炼,重复过多,这都是在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我将积极弥补自己的缺点,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