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日记 第2页
-
2021-0516
转眼,夏意渐深,夏色渐浓。孩子,即便你不是如诗的人儿,行走于这迷人的雨巷,你亦会为这一抹夏韵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韵脚。一场夏雨,万物似乎都变得那么纯净,久违的清新,也开始在静中滋生。
-
2020-1103
无论刮风下雨,无论严寒酷暑,我们天使老师们的送教上门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歇,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我们总会走街串巷,如约而至。在党总支陈书记的统筹安排下,今天,我和学校教导处的杨主任、还有老教师杨老师踏上了送教上门的路程。推门而入,看到了孩子灿烂的笑脸。佳佳是一位十岁的脑性瘫痪的女孩,皮肤白皙,身材有些瘦小,半身瘫痪,不能独自坐立,只能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吃饭、穿衣、如厕都需要大人照顾。孩子语言方面也有障碍,只会简单的发出妈妈、爸爸,其他的都不会说,孩子的智力也就相当于三岁儿童的水平。然而祸不单行,
-
2019-0514
5月12日星期天,我又来到金富家,他生下来眼睛就看不见,从来没有看见过这美丽的世界,一直生活在黑暗里,在他的脑海里没有白天与黑夜之分。 刚开始去他家送教时,他有着强烈的抵触心理,只要听到我们的声音他就躲着不出来。不管我用什么方法他就是不开门,我真的有些束手无策了。很想就此放弃,可是看着眼前这个和我女儿一般大却双目失明的男孩,看着他茫然忧郁的眼神,我还是想再尝试一下。我通过与家长交流,得知孩子喜欢听歌曲,我就根据他的情况制定了康复训练计划,首先从他的听觉注意和听觉辨别能
-
2019-0312
今天再一次来到小林的家,在与小林进行简单的互动后,我惊奇地发现小林进步了,以前呼唤小林的名字,他不是漠不关心,就是没有一点反应,今天当我再次呼喊他地名字时,他竟然抬起头看了看我,还对我笑了一下,虽然只是一瞬间地抬头和仅有的一丝微笑,但是却给我太多地震撼。 小林是我送教的一名重度自闭症孩子,在他很小的时候大脑受损,一直以来他都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吃饭、穿衣、走路都需要家长辅助。他一直没有语言
-
2018-1208
今天又一次来到我结对的留守儿童小翔的家,小翔听见我的声音时,一改往日的腼腆高兴地从屋里跑出来,挎着我的胳膊把我迎接到屋里,走进屋里他兴奋的向奶奶介绍我,因为前几次去他家,他的奶奶都没在家。与小翔的爷爷奶奶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后,小翔就拿出他的作业让我看,我惊喜的发现小翔写得字有很大的进步。 自从与小翔结对的这半年以来,在学校我对他全面关注、优先辅导。
-
2018-1201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因为智力和身体的残疾,在本该接受教育的年龄,不能正常地入学读书;有这么一群特教人,他们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深入残疾孩子的家庭,给他们送课程、送温暖,为他们带去康复的希望,让我们一起感受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今天伴着蒙蒙的细雨,我又一次来到了梦梦(为保护患儿隐私,此处为化名)家,孩子看到我微笑着向我打招呼,虽然,他不会说话,但是我却感受到了他的那种渴望。通过
-
2018-0916
秋雨绵绵阻挡不了送教的脚步。为了让重度残疾的孩子享受教育的权利,给他们送去关怀和温暖,我校送教工作组开始了新一天的送教上门服务。 我们又来到了小辉(化名)的家里,小辉是一个脑瘫伴有癫痫的孩子。妈妈说:“他早早的吃完饭,把作业拿出来等着老师检查了”。在上课的过程中,小辉的癫痫发作了三四次。每次发作之后让他休息一会,他总是摇摇头,顽强的继续完成训练任务。我们在一边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多么坚强的孩子啊!在接受近一年的送教后,孩子现在可以自主的穿珠子、拼图,两点连线也能轻松的完
-
2018-0702
初次见阿越,她的家让我感到特别冷清。她给我的印象是怕陌生人、依赖母亲,没有语言能力,性格古怪,看到我们去,她躲到妈妈后面,害怕我们去靠近她。我们给她上课,她也不配合,她的注意力特别不集中,让她穿珠子,她给扔的满天飞,让她看图片她给丢的到处都是。我们试着让她捡起她扔的珠子和图片,她不干很有脾气,妈妈说如果让她去捡她丢的东西,她就会发脾气,发脾气就会去碰头。所以她的妈妈一直都在顺从她的需要,她的吃喝拉撒都是妈妈全程服务。 通过和她妈妈谈
-
2018-0618
有这样一群天使,他们梦想着像同龄孩子一样,走出家门,走进学校。可是种种原因锁住了他们前进的脚步,他们就是那些重度智障残疾儿童少年。 为了能让这些特殊儿童像正常孩子一样接受到教育,我校受市、区教育局的委托,派出学校业务骨干力量,全面开展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自送教上门工作开展以来,无论严寒还是酷暑,老师们都准时走进这些孩子的家庭,与家长亲切交流,对孩子进行详细了解和评估,并针对孩子的不同特点和需要,制定个别教育计划,让孩子们在家也同样享
-
2018-0610
6月天,孩儿脸,一会儿骄阳似火,一会儿大雨倾盆,但没有阻止我们送教之路。今天,我又来到了皓皓(化名)家里给他上课。我发现皓皓能够进行简单的目光对视了,读课文的声音也增大了不少,能够按要求进行汉字书写了。“棒棒哒!”,我忍不住为皓皓的进步点赞。皓皓的爸爸说,“我们怎么教,他都不听,也不愿意学,只有你们来的时候,他才肯坐下来学习、写字。”我这时会毫无保留的将“秘诀”告诉家长——持之以恒。对于孩子的一些行为问题,我们不能听之任之,而是要与老师配合,将所授内容进行巩固,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