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周年建校功臣】赵美静:扎根天使廿八载,情系特教守初心

前言:三十载风雨兼程,三十载砥砺前行。2025年是天使国际特教学校建校30周年,那些建校初期默默耕耘的身影,以拼搏为笔,信念为墨,绘就了集团发展的宏伟蓝图。今天,我们以“三十而‘励’,薪火相传”为主题,致敬那些在岁月里熠熠生辉的建校功臣,弘扬他们镌刻在骨子里的天使精神,以榜样之力凝聚前行力量,以赤诚之心续写天使华章!

微信图片_20250516085216.jpg

非常遗憾因为外出开会未能参加30周年校庆座谈会,但我深感荣幸被评为建校功臣,心中充满感恩、激动与感动,更多的是温暖。三十年的时间听起来漫长,但真正走过时却觉得短暂,那些与大家共同奋斗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记得初到天使学校是在1996年7月,当时的天使还只是一所幼儿园。由于缺少幼师专业教师,应聘当天,领导便安排我担任学前班班主任。同年9月,学校决定成立天使特色小学和天使培智学校,我有幸成为天使特色小学的第一位小学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后来,学校调整招生方向,我也转岗成为一名特教老师。

转眼间已过去29年,这段时光中有太多难忘的事和难忘的人。最难忘的是与张老师、马利英、张桂红、王开芹等几位老师共同带小学的日子。那时,我们天天争着上课、抢着上课,每周4个晚自习,一个夜班。在建新校期间,白天上课,晚上贴招生宣传广告,周末还要到工地搬砖、抬水泥板。尽管忙碌,每天却精神饱满,不知疲倦为何物。唯一难熬的是冬天,取暖设施有限,教室里只有一个小煤球炉,宿舍冷得像冰窖,盆里的水结着厚厚的冰。半夜冻得睡不着,我们就两人挤在一张1.2米宽的铁架床上,盖上两床被子取暖。条件虽艰苦,心里却从未觉得苦。

另一段难忘的回忆是开会。建校初期事务繁多,每周平均要开3-4次会议,且多在晚上。春暖花开时,只要通知开会,老师们就会搬着板凳到校园旗杆下集合,现在想来也是一种幸福。

难忘的人也有很多。记得1996年刚到幼儿园工作时,每天都能看到王校长骑着摩托车忙碌奔波的身影。后来条件稍好,他换了一辆二手皮卡车,但依然奔波不停。印象最深的是,王校长每次出发都会带上一摞煎饼和满满一盘咸菜。还记得王董和陈书记结婚时的幸福时刻,以及小王董小时候可爱帅气的模样,那时我们常开玩笑说,以后能有这样一个孩子就知足了。

石科长初到幼儿园时,还在幼儿园二部帮小班代课。第一次见她,觉得她高挑、清瘦、漂亮。朱凤玲校长刚来学校时,我们已经搬进欧式教学楼。一次下课,我在二楼教室外看到她扎着高高的马尾,气质非凡。还有玉玉、雨生、雨欣,那时他们在天使小学读书,不过七八岁;子璇在天使幼儿园上学。如今,他们已长大成人,并回到天使工作。转眼间,30年已过。

这30年里,有太多难忘的人和事。我庆幸自己扎根于天使,在这里收获了不一样的人生。特别感谢王董和陈书记的关怀,尤其是陈书记。她了解我性格内向,在我工作遇到困难时,总是耐心温柔地与我谈心;她知道我怕冷,每到冬天早早叮嘱我多穿衣服,还送我保暖手套;加班时,她总会第一时间送来食物和饮料,嘱咐我好好休息。从她身上,我感受到了情怀、智慧与博爱。学校的领导和同事们也始终信任、认可并支持我的工作。

20250518_093320_010.jpg


30年的一切历历在目,我已将天使视为自己的家,将同事视为家人,将工作视为自己的事业。三十而立,对学校而言,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站在新的起点上,愿天使再次腾飞,也期待下一个30年校庆时,我们能一个不少地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