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国残联康复部主任尤红在表彰大会现场
图为获奖证书
10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会议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表彰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模范的决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等领导同志向受表彰的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模范代表颁奖。
中国残联康复部因在抗震救灾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名的“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康复部主任尤红同志作为受表彰的抗震救灾英雄集体代表参加表彰大会并获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合影。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尽最大努力减少因震致残、减轻残疾程度。康复是残疾人事业永恒的主题。中国残联康复部作为全国8300多万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主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震后数万名残疾伤员康复工作的重任,总体部署、各方协调、亲赴四川和接收地震伤员的省市开展残疾伤员康复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残联党组理事会领导下,康复部在9个人仅6人在岗的情况下,主动请缨,迅速行动,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克服家庭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第一时间赶赴各个重灾区,一次次冒着余震危险深入残疾伤员之间,为他们送去信心和勇气。他们在震后第七天就带领四支国家康复医疗队赴川参加残疾伤员救治工作;会同卫生部等部门出台多个相关文件和工作方案;积极捐款并多方筹集善款用于灾区康复机构建设,保证了地震残疾伤员康复工作有序、高效开展。他们有的不顾体弱年纪大,住帐篷,吃饼干,有的自身就是残疾人,仍然坚守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有的带病坚持工作到深夜……全体同志的无私奉献和敬业精神,受到中国残联党组理事会、卫生部领导、四川省委省政府及重灾区党委政府、社会各界一致赞扬。
地震发生后,康复部共19人次深入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阿坝等灾区第一线;赴河南、福建、江苏、上海、重庆等接收地震伤员的省市督导康复工作;协调卫生部等相关部委联合制定下发8份残疾伤员康复文件,部署并把握着残疾伤员康复工作进程;组派了我国建国以来首批国家级康复医疗队及分队等28支,计232人;为四川及20个接收地震伤员省市6186名伤员提供康复服务,为2315人装配假肢、矫形器,配发辅助器具8625件;编写医疗队快报20余期,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及地方有关媒体新闻报道近百条;召开19场残疾伤员康复论证会、督导协调会、电视电话会等;帮助四川省重建康复服务体系,制定了14个康复机构建设项目方案,涉及金额6.3亿元;组织专家编写《地震残疾伤员康复与护理》丛书11本,印制7万册,受益人数十万人;向灾区派出专家百余人次,举办康复培训班12期,培训康复专业技术人员570人次;设计了广元、绵阳等板房康复中心并派出专家参与工作,在百余个灾民集中安置点设置康复室,就近就便为地震伤员提供康复服务。目前残疾伤员康复工作仍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
据悉,为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授予成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等320个集体“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雷勇等5名同志“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授予蒋敏等517名同志“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
来源:中国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