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得了脑瘫 母亲医院里坚守三年
3月19日早上9时,在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儿童康复病房里,脑瘫患儿欢欢(化名)的母亲刘苏云像往常一样,带着女儿在医院做康复治疗。
欢欢刚刚度过了4周岁的生日,但她的这4年里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所医院里度过。“欢欢刚出生时,我没觉得有什么异常,但后来我发现她和别的孩子不大一样。”刘苏云说,欢欢四五个月时还不会抬头,不会伸手抓东西。虽然心存疑虑,但刘苏云始终坚信女儿是个正常孩子。直到7个月时,欢欢仍和前几个月差不多,没有任何长进。刘苏云才和丈夫一起抱着孩子来到医院检查。最终的结果让刘苏云夫妇瘫倒在地,医院初步诊断欢欢是脑瘫,建议住院治疗,进行综合康复。
从此,刘苏云和女儿就在医院住了下来,除了春节回家之外,其余的时间几乎没出医院一步。
刘苏云来自郯城农村,她没有工作,丈夫一直在外打工。“我没有收入,全家就靠孩子的父亲一人挣钱。”望着正在做治疗的欢欢,刘苏云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孩子一个月的治疗费用就在2000多元,加上其他费用,三年多的时间已经花了近20万元了。”
为了给孩子治病,欢欢的爸爸四处打工挣钱,只要拿到工资,他就会马上赶到医院缴费。但相比治疗费和其他费用而言,欢欢父亲一个人的收入还远远不够,他们已向亲戚借了几万元。“不管砸锅卖铁,我也得把孩子的病治好,让她像正常的孩子一样生活。”说到这,刘苏云不禁落下了眼泪。
报销比例提高 患儿家庭负担减轻了不少
在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儿童康复科,有很多和欢欢一样的脑瘫患儿。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孩子父母中的一人全心照顾孩子没有收入,给孩子治病仅靠一个人工作。在这里,一共有264名住院患儿,其中脑瘫者占20%,孤独症占20%,智障者占3%。
来源:琅琊网 编辑: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