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实践个案

 

感统训练实践个案

李彬

本学期,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我们确定了感统教研的任务,即感统评估标准的修订。这项工作的完成对我们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修订,使感统评估标准更加系统更加完善,在这过程中,我们的业务水平也会得到很好的提升。其次,此评估标准不仅能够很好的评估学生的进步情况,同时能使我们更好的了解学生的优劣势,指导我们制定更适合学生发展的训练计划。第三,通过评估,我们可以更直接的了解孩子的进步,进一步地验证我们所运用的训练方法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一、评估标准的修改

现以“双脚跳”为例说明。

最初的时候我们确定从主动性、辅助、下肢动作、跳跃距离、连续性、耐力、是否快乐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估。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对于耐力领域的评估尚不够系统,对跳跃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无明确表述,经过我们感统组全体老师的研讨,进行了如下修改:将简单的以跳跃次数为标准修订为以在相同时间内连续跳跃的次数为标准。

二、学生实例观察

现以学生高宇晖为例进行说明。

该学生为智障,本体觉发育迟缓,腰部肌肉僵硬,肢体协调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所以对该生进行双脚跳训练以加强腰部和腿肌肉的锻炼及身体协调能力,改善该生注意力并培养儿童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

在学期初对该生的初评中,我发现该生耐力、下肢、连续性、主动性等方面非常差,得分仅为0111、分。通过分析,我找出了该生在双脚跳项目中的弱势,便根据此分析制订了训练方案,并在进行此项训练的过程中,重点针对以上的几方面的弱势进行强化训练。

以耐力训练项目为例进行说明。 在耐力项目训练中,我重点加强对该生耐力的训练,采取蹲起(8/组)、推小车(20/组)等方法来锻炼其下肢肌力,并运用激励法、代币等方法来鼓励她,使其坚持完成训练任务。通过本学期的训练,我对高宇晖进行了末期测评,该生耐力得分为2分即在一分钟内可完成跳跃15次。通过运用此评估标准,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该生在耐力方面的进步。

其他方面的训练也如此。

  学生评估记录表

指标分值

时间

主动性

注意力

下肢

跳跃距离

连续性

辅助

耐力

是否快乐

合计

初评

1

0

1

0

0

0

0

1

3

期末评估

1

2

2

1

1

1

2

2

12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感统评估标准的修订和运用对我们的训练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它不仅明确了学生的进步情况,更进一步检验了我们的训练方法是否科学,同时在修订的过程中,我们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严谨的态度运用好这套评估标准,以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