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诱导个案研究
李敏
一:学生现状分析
李**,11岁,是一名中度兴奋型孤独症儿童,听指令能力较好,但该生有明显的多动现象,刻板行为严重,有“鹦鹉学舌”的现象。该生非常任性,自控、自律能力较差。该生每次到训练室都会特别兴奋,但从来都是玩自己的, 而且坚持时间不长,另外,该生性格急躁,如果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她就会变得狂躁不安,哭闹甚至打滚。同时,该生喜欢做有挑战性的训练项目,对于自己已经会做的她则没有兴趣,如果强制,她则会哭闹打滚。
二、方法对策
针对该生的情绪问题,我采取了一下方法:
1、“亲子游戏”法
把该生领到训练室后,我会充分和她沟通,和她做游戏,如拍手、拥抱等,培养起她对我的喜欢和信任,保证她有一个好心情投入到训练中。
2、强迫辅助法
由于该生比较任性,而且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所以当该生不配合训练或者不听话时,我会对她进行强迫辅助完成任务,当她做完后我会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她体会充分到成功的喜悦。
3、“先苦后甜“法
当该生不配合而在我的强制下完成任务后,我会让她玩会自己喜欢的器材3—5分钟,让她明白做完该做的才会有“好处“的。
4、兴趣带动法
鉴于该生兴趣比较广,我会从她的兴趣出发,慢慢引导到训练项目上来。
5、挫折锻炼法
当该生哭闹发脾气时,我会加大训练强度直到她不哭不闹为止,让她明白他发脾气是要受到惩罚的,则以后该生发脾气的现象明显减少了。
6、奖惩结合法:
当该生哭闹打滚时,我会及时给予惩罚,同时,当该生表现良好时,则会立即给予表扬和奖励。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奖”还是“惩”都要让学生明白得到“奖”或受到“惩”的事件和原因。
三、效果反馈
通过运用以上方法对该生的情绪问题进行诱导,现在的李**自控能力明显提高,发脾气的现象明显减少,情绪明显好转,已经能够很好的配合老师完成各项训练任务,训练效果自然很好!
四、心得与建议
1、对于情绪问题学生,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兴趣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
2、对于情绪问题学生,一定不能放任,要严格要求。
3、在训练中要及时充分运用正强化,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
4、相关教师一定要协商好,保证方法、态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