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特教终无悔

 

张德艳是潍坊学院的一位本科大学生,今年9月来校工作,性格活泼开朗,一位阳光而富有爱心的女孩。

老师在大学读的是师范,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站上三尺讲台,面对一群健康、阳光、聪慧的孩子,实现她教书育人的梦想。然而,当她应聘到天使学校,尽管也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可当她真正接触到这些特殊孩子的时候,却发现学生的情况与她的梦想恰恰相反:呆滞的面容、不雅的吃饭姿态、嘴里发出的很难听懂的声音、与他们沟通起来或有或无的反应……这一切都让她感到很不适应。

“难道我真的不适应这份工作吗?”老师几次反复的问自己,也曾想到过放弃。可是,榜样的力量让她又重新定位自己。她的同学张桂娟老师,也是非特师毕业,但现在做的就很好,为什么自己不行呢?于是,她暗下决心挑战自己。当她真正扑下身子去接触、观察、了解这些孩子的时候,发现特殊教育还真是一门学问。很快,她知道了如何和孩子们相处,如何教育他们,如何管理他们。慢慢的,还发现这些孩子还有很多可爱之处呢!学生小房在别人夸他漂亮时,总会有意地捏起刘海处的几根头发,露出一个害羞的笑容;晓杨是那么的痴迷于音乐;江斌的记忆力是那么的好;李晓宇嘴巴那么甜,总是赞美别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老师已经深深的喜欢上了这群孩子,最初所不能接受的一切,现在看来又是那么的平常。现在,当孩子们做对了某件事情或者说出了一句可爱的话,老师总是忍不住亲一下他们的小脸表示赞扬,孩子们也喜欢偎依在她的身旁了。

竞聘上三年级一班的副班主任之后,老师更忙碌了。她知道,仅仅关心和爱护孩子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虽然有那么多的可爱之处,却有更多的缺陷需要教师帮助去补偿:生活自理、语言障碍、心理自卑、学习障碍……这对一无经验、二非专业的老师来说,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这时,老同学张桂娟老师会主动与她交流,告诉每个孩子的特点与缺陷,如何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教育,如何进行行为纠正......老同学的帮助让老师感到温暖的同时,也树起了她自学的决心。工作之余,她利用自己良好的基础,翻阅书籍、上网查资料、请教老教师,研究智障儿童的心理特点,学习行为矫正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理论水平。正是由于张老师不断的学习和进步,让她从一开始的无所适从,到现在一个人就可以得心应手的带这个班级。这期间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汗水和泪水,也许只有老师自己最清楚吧!

前几天,她班里新来了一位同学营晨,不管课上课下一句话也不说,让他做什么都不做。经从他妈妈那里了解到,他在家里是有语言的,为什么来到学校就这样呢?老师就尝试着单独与他交流,问他是不是想家了,是不是想妈妈了,对学校有哪些不适应。警告接触,发现他程度还可以,很多话都能听进去,但就是不开口。老师并没有放弃,还是不耐其烦的与他沟通,并常常投给他鼓励的目光。慢慢的,他能按张老师的要求去做一些事情了,这让老师更加有了信心。每当他完成任务的时候,老师会及时的当众表扬,课堂上也会问他一些问题,课下组织他和其他同学一起游戏……终于,有一天,老师分零食给他吃的时候,他说了一声“谢谢”,这让老师感动不已,她说了一句心里话:“孩子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孩子的进步是对我最大的安慰,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工作带给我的快乐!”是啊,教育先从沟通开始,沟通要从心开始。

现在,老师每周也要值三个夜班,高度的责任心和积累的班级管理经验,已经可以让她游刃有余了:给学生盖被子,叫学生入厕,查看有无生病的的孩子,安慰想家的孩子……老师都能做的很顺利。

静静的夜晚,听着孩子们熟睡的鼾声,偶尔的几句梦话,都会让这位年轻的教师咯咯的笑上一会儿。有时她也会仰望星空,为这群特殊的儿童祈祷,希望这些孩子会好起来,会快乐的生活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