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殊教育师德的一点浅见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所以“师德”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必备的一项重要素质。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主张,提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思想,提出“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的道德要求。可见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还要育好人。特教教师所教的学生虽然有缺陷和障碍,可特殊教育工作不能有缺陷和障碍,特教教师的教育观念更不能出现缺陷和障碍。
一、敬业爱岗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就要在工作中做到积极进取,立足本职,努力工作。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重视加强各方面的学习。要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在工作中不断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教育新形势和需要。要做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塑造自己,不断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这样才有可能提高自己在师德方面的意识和观念。
二、热爱学生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专门劳动者。如何对待所培养的智障对象,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衍生出一种崇高的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就是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热爱学生,就是爱护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行。尤其是那些由于生活和家庭的原因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更要倍加关爱,给予尊重,善于宽容。因为宽容是对被教育者的爱护、信任,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的具体表现。宽容意识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如果没有了宽容意识,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爱学生和被学生所爱的老师。因而我们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对那些中重度的学生进行教育要理智、冷静,学会“热” 问题冷处理,尊重人格的同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三、立足本职
一位称职的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要认真开展教学研究,研究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刻苦钻研,并做到精益求精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是师德责任感的体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教学技巧、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自己在学生集体中的威信。教育是一门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良好形象。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德感召和熏陶每一个特殊学生。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对特殊儿童的爱心和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忠心,相对于普教教师来说这就对特教教师的师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德水平决定了特教教师是否合格、称职,也就决定了特殊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因此,我认为加大对特教的投入,为特教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改善特殊教育的办学水平,加大特教教师的在职培训力度,提高特教教师的工资待遇。使每一个特殊儿童都能够有良好的学习条件,使每一个特教教师都能够热情饱满的投入到工作之中。这样每一个特教教师才能更充分的体现出来,教育质量才能有所提高。特殊学生在心理和在身体发展上都比普通学生差,相对于普教教师来说,更应提高特教教师所拥有爱心、耐心、细心和恒心,增做一个合格的高素质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