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技能是不断积累、丰富、发展提升的过程,为让孩子得到更好的锻炼,就需要我们给他们插上实践锻炼的翅膀,从而为学好每一个小小的知识点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提高视听觉注意力、分辨力指引方向。
一、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因为学生的智力存在缺陷,所以大多数学生不愿与老师、同伴主动的交流,不愿主动的参与实践活动,因此,所学知识久而久之就被搁置了。毕竟长大后的他们迟早要登上社会这个大舞台,要尝试着运用所学的知识或技能。
结合教研课题,我利用一切教育时机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进行视觉、听觉注意力、分辨力等能力的实践训练活动。实践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围绕自己的兴趣为中心展开,自由地参与到活动中,无论学生原有的经验怎样,无论学生用什么样的方式参与,他们都可以在这个范围内将自己想表现的应用到实践中。例如:在“小河马的大口罩”的实践活动中,我先采用创设情境的办法,向孩子们提出问题:“孩子们,你们一定都想知道小河马长什么样吧?小河马为什有一个大口罩呢?它怎么了······”这样,学生们通过听并思考,就能根据各人自己的经验,进行简短的描述了。“那么,今天我们请来你们的好朋友“小河马”一起带你们走进故事王国吧。”有的学生被快乐的情绪感染着,对话、表演,各种各样形式的活动把活动推向高潮,我还引导个别的孤独症在分角色表演中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们在活动中能较好的得到知识的再应用的锻炼。
二、培养学生知识再现能力
实践中恰当的应用知识是教育训练的物质外壳,如果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如果没有正确的知识再回放,别人就很难看懂,因此,教会学生准确地参与到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老师是孩子们学习模仿的主要对象,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各知识点应用时的规范化,为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模仿榜样,起到示范作用。
在平时课堂中的情境表演时,我特别注意引导理解能力较低的学生在每一个小环节中的锻炼,不断地重复,一次、两次、三次······直至他们能懂。另外,我还采用游戏的形式把知识的再现寓于游戏之中,这样,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实践气氛中得到了新知、旧知的回放。
三、多创造练习的机会,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为了使孩子们慢慢的将已有的知识学会学以致用,我积极为他们创造实践、应用的机会。如:每天交班时,我都会问孩子们应该怎么做,迫使孩子们也有意识地思考:需要关窗、断电、摆放桌凳、锁门等。所以,通过在日常生活中,抓住一切机会,引导他们参与到实践中,时时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这样,孩子们所学到的知识就能很自然地在他们的生活中得到运用,在练习巩固的过程里,学生们的视觉注意力、听觉注意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等也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发展。
四、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促进学生们生活技能的发展
良好有实践环境是促进学生生活技能发展的第一要素。将来每个孩子都处于一定的生活环境中,然而,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知识技能教育,理解能力的高低各不同,将使他们的生活技能个别差异较大。因此,我根据学生们自身的发展情况,按不同的水平,提供相应的知识高度,采用不同的引导方法,对他们“量体裁衣”,从而大大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训练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活动,他们能大胆的表现自己,还能主动与同伴合作。
总之,良好的实践环境,可以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并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训练,促进每个学生的视听觉注意力、分辨力等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