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周年建校功臣】何相亮:天使人心聚合力,业兴三十续新篇

站在三十周年的里程碑前,我心中满是感慨。作为2006年加入天使的老兵,二十年间,我亲历了学校成长为现代化特教领域医教结合标杆的蝶变,也见证了天使人用责任与智慧浇筑的一个个发展奇迹。

家的温度:刻进基因的关怀

在天使,“家文化” 是流淌在血脉里的承诺。常有人惊叹:“天使人心咋这么齐?” 无论大小事,我们总能在校长、书记带领下又好又快完成,这源于 “家” 的信念 —— 再大的困难,总有天使在身后托举,我们没有理由不拧成一股绳。

微信图片_2025-08-13_143836_413.jpg

我和爱人作为双职工组建家庭时,她从学校出嫁那天,书记亲自安排挂喜字、铺红毯,笑着说:“咱们天使的姑娘出嫁,排场不能输!” 更让我铭记的是,前几年爱人住院,书记提着亲手熬的鸡汤赶来,还安排医护轮流陪护,她只说了一句:“工作有我们顶着,你只管照顾家人。”

微信图片_2025-08-13_143844_922.jpg

这份把职工冷暖放在心尖上的温度,让我甘愿倾尽心力。受天使熏陶,我从当年浑身带刺、一碰就炸的暴脾气,变得沉稳理性,更懂得着眼问题解决。回想曾经固执己见犯的错,感恩校长、书记的宽容与春风化雨的斧正,给了我成长空间与容错机会。我为曾因自负让书记委屈落泪而愧疚,也为她始终微笑包容而倍感幸福。 

后勤的重量:无声战场的坚守

微信图片_2025-08-13_143848_796.jpg

从理工科门外汉到后勤多面手,是天使赠予我最珍贵的成长礼。常有人问:“天使从哪挖到你这么全面的人才?” 我总笑着说:“是天使一步步用心培养的。” 奥德建设王总曾感慨:“给天使盖楼能培养出建造师。” 这背后是无数个在工地鏖战的日夜,是摞起来等身高的专业书籍,更是学校"容错成长"的胸怀。当年那个火爆的毛头小伙,在家人般的包容中学会了用理性化解矛盾,用专业赢得尊重。

微信图片_2025-08-13_143852_764.jpg

后勤工作没有聚光灯,却是托起集团发展的根基。我们的战场在深夜暴雨的配电房、尘土飞扬的工地、堆满图纸的会议室。为新校区消防验收,我们啃透规范、模拟了多次联动测试,最终以 “微整改” 获消防部门高度评价;为保障建设资金合规,校长带我们研读政策,历经三级财政严审,每一分钱都经得起检验。在此,十分感谢苗老师包容我扎根后勤的日日夜夜,我的 “功臣章” 永远有她一半!

破浪的智慧:与时代同频的远见

微信图片_2025-08-13_143857_907.jpg

天使三十年跨越式发展,源于校长对政策的敏锐把握与趋势的精准判断。当年拆除老校区时,多少人对着斑驳墙壁落泪,校长却坚定地说:“特殊教育设施必须超前十年!” 如今,那些曾被质疑 “过度投入” 的消防联动系统,恰恰让我们在行业标准升级时从容领先。

作为建设亲历者,我记得校长带我跑住建局、蹲规划院的日夜,记得他为争取政策吃透的一个个文件。正是这种“吃透政策、用足政策”的智慧,让天使总能在风口到来前铺好跑道。

传承的光芒:新生代的担当

老一代创业者用脊梁扛起天使根基,以小王董为代表的新生代则以拥抱科技的魄力书写新篇。如今校园里,智慧教室与康复室相映,数字平台与传统教具共存,这何尝不是三十载办学精髓的生动延续?面对隐患排查,他毅然部署:“特殊孩子的安全,不能用金钱衡量。”更可贵的是,他将“合规”刻进发展基因——从招标到审计引入第三方监管,让每块砖都垒得堂堂正正。这种既敢闯敢干又坚守底线的传承,正是天使永续发展的底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医教结合+科技”的新航道上,天使必将更辉煌。

致谢:星河长明,因众人举火

微信图片_2025-08-13_143902_019.jpg

天使的辉煌从不是一个人的独舞。在校长、书记的带领下,天使人无所不能。还记得建设时老师们一个个弓腰推小推车时的坚定脚步;校区搬迁时,大家几十号人一起抬室外组合滑梯的壮观;新楼建设时,一字长蛇阵老师们抬电缆的汗水......这就是天使的力量——当每个人都把自己变成一束光,就能照亮特殊教育的整片星空!

最后,请允许我向深爱的天使深深鞠躬。三十年栉风沐雨,天使从茅草屋中托起爱的方舟;未来,让我们继续以政策为帆、专业为桨,打造集团化发展的新征程,为更多折翼天使筑造通往希望的彩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