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训组教研阶段总结4-实验报告

实验班级:二年级一班      实验学生:谭浩(语言障碍)

实验内容:穿脱衣服

实验时间:312日——412

前测情况:

1.    不能辨认各种衣物的名称。

2.    不能独自穿脱套头衫,分辨不清前后.反正。

3.    不能穿脱对襟衣服,手指不灵活,不会扣钮扣.拉拉链。

4.    秋衣秋裤不能分出前后。

5.    所有衣服在家有父母包办,从不自己动手。

教学模式:先认知后实践。

教学方法:谈话法.观察法.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游戏法.任务分析法.创设情景法。

实验过程:

.3.12-3.18)本周重点,让学生先认知衣服的名称,利用谈话法问学生的漂亮衣服是谁买的,喜不喜欢,利用讲授法和观察法,告诉学生上衣和下衣穿在身体的部位,并观察各种衣服的不同,如对襟.套头.拉链.纽扣式等。学习认识衣服各部位的名称及相对位置。

实践课上,教他穿脱上衣的具体操作步奏用任务分析法。

<>.穿对襟上衣:

1.    先把衣服披肩上。或双手捏领子直接把衣服甩到后背。2.先审一只胳膊。在伸另一只胳膊。

3.整理领子。

4.拉上拉链或扣上钮扣。

<>.穿套头衫。

1.    先认准前后,注意图案标识及前后不同,领高领低。

2.    把衣服前面铺在底下,头从衣服口套进去。

3.    先伸一只胳膊到相应的袖口,再审另一只胳膊到相应袖口。

4.    把衣服向下拽整齐。

以上两种穿法,老师用演示法先演示一遍,协助生穿几遍,用练习法,每天早晨利用起床时间,让生多练几遍。现在该生意能独立穿上上衣,但双手协调性较差,扣钮扣拉拉链较慢。

脱上衣方法:

对襟上衣:先把领子往后往下拽,两臂乡后,一只手拽另一支袖子,在拽另一只袖子。

套头衫:两手较差,拽衣服下襟,同时用力向上脱,分别拽出两臂和头。

. 3.20-3.26)本周重点训练穿裤子

  首先在常识课上利用讲授法和观察法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裤子,拿来真实的裤子,让学生观察并教学生认识裤子的各个部位和名称,如;裤腰.裤腿,裤兜等。让学生观察裤子反正的不同,如前面有拉链.裤兜.和一些图案等。

穿裤的具体操作步骤:

用演示法,1.坐在板凳或床上,用两只手把裤腰撑大。2.先伸一条腿到相应裤筒,在伸另一条腿。3.站起来把裤子提上。老师演示,并利用起床时多练。

脱裤方法:

1.    先把裤腰向下脱到膝部,2.坐下,拿出一条腿,然后拿出另一条腿。

.3.27-3.31)本周训练穿脱秋衣秋裤

首先用谈话发给生学生讲一讲,秋衣秋裤是天凉时穿在里面贴身的衣服。

其次交给省人事秋衣秋裤前后的技巧,1.秋衣领子前低后高,

1.    秋裤前面有一道直缝, 后面是两道斜缝,

2.    穿脱方法和前面一样,但要注意指导穿时的拉拽和整理。

四(4.1-4.12)综合训练穿脱衣服:

综合训练穿脱衣服,利用创设情景法,创设一个情景,如:时装表演,我们起床了自己穿衣服,后勤老师洗完衣服,送到教室,借题发挥同学们衣服脏了,我们换衣服,首先提问学生衣服脏了怎么办?然后让学生自己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换上,最后让学生把脏衣服数一数,其中穿插教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夸赞一幅漂亮等沟通知识。

教后测试:

1.    能分清各类衣服名称及衣服各个部位名称。如:毛衣,棉衣,秋衣,衣领,衣袖,裤腰,裤腿等。

2.    由原来分不清倒正到现在已能正确穿好衣服。

3.    以前手指力量较差,连纸都撕不动,现在已能拉拉练,扣钮扣。

4.    原来没有书的概念,目前已初步建立了数概念,而且认识了一些和衣服有关的简单的字。

5.    家长反馈现在已不像从前,穿衣服由父母包办,而是自己主动把衣服穿好。

6.    学会简单的整理自己的衣服,如:翻衣领,拉拽不合适的地方等。

7.    对自己喜欢的衣服有一定的选择性,选自己喜欢的衣服。。

自己自己完成困难的事情还能主动寻求帮助,而且有主动帮助别人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