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智障学生的内心世界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特教教师毫无疑问是这个重要工程中的重要一员,在铸造灵魂的这一伟大工程中,特教教师担当了打下坚实基础这一至关重要的任务。

    作为教师首先要平等、真诚的去爱孩子。教师个人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之大,是不可言喻的。一件小小的事情,可能都会使孩子不停的想:为什么老师喜欢她不喜欢我?老师让他参加为什么不要我?为什么老师给他不给我?……每个孩子都渴望老师的关心和关注,并不是外表聪明可爱的孩子就要老师多一点爱,外表平平的孩子就不需要爱,他们的内心都需要老师爱的浇灌。

一、细微之处见真情

    我们班有个叫张继凯的小朋友,上课注意力总是不能很好的集中,游戏时不是乱跑,就是抱着别的小朋友的头打闹,每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他都能很“诚恳”地承认错误,并表示今后一定改正,但就是改不掉毛病。经过对孩子的了解,发现他的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无暇照顾他,只好把他放在爷爷家。我根据孩子的情况采取了很多措施,也进行了不少的说服教育,到效果不大。后来我通过观察抓住机会改掉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有一次家长开放活动,当他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我首先告诉他刚才又做错了,他马上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现的很难过。这时我就用和蔼的语气问:"凯凯,刚才为什么又走神了呢?"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就猜测说:"是不是想让爸爸看看自己的表现呢?"他点点头。于是我就抓住机会说:“那你可要好好做,不管爸爸什么时候来了,都会看到你最好的表现。"点了点头。从这次以后,果然改变了许多,有时他上课稍有走神,一发现苗头,我马上通过眼神或动作及时给予暗示,这时候就像和我有了某种默契,他会冲着我耸耸肩膀或伸出舌头做一个调皮的鬼脸,当然,他也马上就集中精力了。

    面对孩子,我们也许会说,我教给了孩子许多的知识,我教给了孩子许多道理,而我们是否真正的关注过孩子的内心,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应当抓住孩子内心的细微之处,用我们心去爱每一个孩子。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孩子,正处于敏感期:好奇、好模仿、个性强。他们需要爱,因为爱能使儿童以一种敏感和热情的方式去观察他所处环境中的那些特征。这个阶段的正处于关键阶段,需要我们为他们敞开大门,他们需要自我创造,从不存在到存在;从潜在能力到实际行动的过程中,他们是简单的。他们不会装腔作势。因而我们应为他们创设一个不受约束、适宜他们的环境,这样,他们就会自然得到发展,并提示自己的内心秘密。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会为孩子的一些言行而发怒,可能有时还会觉得发得理直气壮,这也许就是缺少对儿童的细微的观察,缺乏对他们需求的了解所至吧,有这样一句话值得我们深思:教育者必须摒弃暴虐,去除内心的傲慢与怒火。

二、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段少杰是我班的调皮大王,他有一双不大却很有神的眼睛,一身黝黑的健康肤色。别人不敢做的事,他都敢做:洗手能把全身弄湿,用手……他的种种行为,对我来说真的无从下手。我一天要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他身上,但他的表现还是有些令我失望。

   早上接班时,他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下来,既不问老师好,也不去吃饭;做操时他不是抠泥巴,就是趁你不注意一溜烟就跑了……他的这些举动真的让我很头疼,但我又不愿放弃他。于是我开始认真的观察他,针对他的行为我采取了一些措施。每天早晨我总会在门口迎接他,主动和他说一句:“你好”。我会手把手的领着他洗手、拿饭。针对他进餐不好这一问题,我根据他的性格,引导他和别人比赛;做操时多给他带高帽子;如果发现他有一点点的进步,就给他发小粘贴作为奖励。时间一长,他有了明显的进步。并很有礼貌的向老师问好;做操时在老师的鼓励下,也能够认真的做操了;有时还主动帮助老师清洁教室、帮助小朋友搬小椅子……

    看着他一天天的进步,我也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对待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特殊的性格的儿童常常会考验我们的耐性,但特教教师的责任感鞭策着我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因此我们要将一份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孩子,让他们也能健康成长!在当今越来越个性化的时代背景下,已越来越不需要统一划一的教育方式的教师,而更重要的是能够因材施教,这些需要教师认识到每一个儿童都是各不相同的、有自己的特点。应进行对症下药的教育教学同时从多个方面,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活动中对孩子进行评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评价中得到鼓励,树立信心。

三、学会说“你真棒”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听到“你怎么这么讨厌呀?“你看你,怎么老是做坏事?”等等的责骂声,那一定是成人在训斥比较顽皮的孩子。而结果呢,成人是满脸的无奈与愤怒,而孩子则满脸恐惧,不知所措。

    进行个别教育时,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把孩子看成是与自己平等的、有独立人格的人。很多人都懂得,随便惩罚、大声训斥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但大家可曾想到,教师对特教学生滔滔不绝说教的本身也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强制灌输,同样是不尊重的表现。

    著名的作家肖复兴的一段话,借以自律:“一个人的一生很短暂,也很漫长。在孩提时代,常常容易出现一个又一个的闪失甚至过错,也常常会由于其中一个闪失或过错的处理不当,而陡然改变一个孩子的生活道路。做师长的,还是小心为好,还是宽容为好。这些孩子还不是成人,他们还在成长,他们的身上每分每秒都会诞生一个新的世界,而且,有可能这个世界和那个世界截然相反。他们的过错或闪失,有时和他们的成绩是连在一起的,只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