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是什么?科学家认为记忆力可分为短期记忆力、中期记忆力和长期记忆力。短期记忆力的实质是大脑的即时生理生化反应的重复,而中期和长期的记忆力则是大脑细胞内发生了结构改变,建立了固定联系。比如怎么开车就是长期记忆,即使已多年不开了,仍能上车就会开。中期记忆是不牢固的细胞结构改变,只有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反复加以巩固,才会变成长期记忆力;短期记忆力是数量最多又最不牢固的记忆。现在我们既然明白了记忆力是什么,到底如何来更好的提高、增强我们的记忆力呢,现结合自己点滴的经验积累进行分析:
一、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提高记忆力的前提条件。
要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圣诞节即将到来,我利用多媒体搜集了很多关于庆祝圣诞节的图片,使孩子们感受到节日的浓浓氛围的同时,对平安果和心愿卡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于是我就带领着孩子们去购买了平安果、平安果的包装盒以及制作心愿卡的相关材料,在制作的过程当中,孩子们目不转睛的看着我的示范操作,并进行了动手操作,他们一一的掌握了心愿卡、平安果的简单制作过程,使学生的注意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同时,最重要的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在教学中,学生对所讲的知识感兴趣,或者认为重要,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集中注意力对提高记忆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理解是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有效方法。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对于我们所面对的这一群特殊的孩子们来说,特别是在理解方面存有缺陷的孩子们那才真正的让你体会到什么叫难上加难,不过只要我们坚持,不断的进行引导、讲解、记忆、强化并能达到运用,孩子们会让你出乎一料。
记得在学习乘法口诀时,有的老师给我这样一个建议,就是对于口诀的推导无需进行过多的讲解,只要把相应的口诀写在黑板上,让孩子们记住即可,其原因就是很多的孩子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我接受了这位老师的建议,而是在学习新授这一环节中采取了“小步子、多循环。”的这一原则,让孩子们明白这乘法口诀是如何由加法算式而演变成乘法算式的,乘法口诀与乘法口诀又是怎样的一个小小的过度、推导的,刚开始孩子们的确是毫无反应、慢慢的他们明白了、理解了,即使在运用时,他们忘记了结果,也能进行一一的推导。
上一个学期,我们学校、教研组推出了课前十分钟阅读这一举措,刚开始,效果并不是多么理想,待到学期中举行的学生朗读比赛中充分的给孩子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每个孩子几乎对所选内容达到了熟练的背诵,特别是注重了平时的讲解运用,孩子们达到了记忆的深刻。
对于很多的问题,进行硬性的记忆,哪怕是用的时间很长,也不会记得太牢,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即使是一时想不起来,也能进行推导,是来的及的,推得次数久了,就会逐步成为永恒的记忆!
三、运用比较法,也可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所谓比较,就是将同类事物进行鉴别,找出异同、分清正误的思维方法。教学中的比较法可以有多种,如,横向比较。通常是对同一类的事物进行比较。在教学《上、下》这部分知识时,我注重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与顺序,所以在开始就利用多媒体出示接近于特殊孩子生活的例题(花、蝴蝶),让学生先比较再进行叙述花和蝴蝶的位置,当学生说出:“花在上面”时,我补充到“你能说出花在谁的上面吗?”目的是让学生说出本课的重点,但是部分学生说的没有我想像当中的那么完美,不过借着板书,吸引了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加深了学生的记忆;运用接近于学生生活实际的餐桌和碗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叙述他们的位置关系时,给予了适时的点拨,在表达位置与顺序时,要注意不能单纯地说谁在上,谁在下,应该完整的说出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严谨性,这时学生说的的确不错,在这一环节基本上突破了教学难点,接着又出示了宿舍的床和被子,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说出两种物体上下的位置关系,(此环节基本上达到了放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教室内物品的摆放,哪些存在于上下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比较、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学生表现的非常投入,找的很准确,有的居然出乎我的意料,可见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真正的让学生体会到了物体的相对性。 通过比较方法的运用,本课的知识得到了较好的突破,孩子们记忆深刻。
四、利用简单图示指导,可提高学生记忆力。利用图示,可以化繁为简,连横合纵,有利于提高空间识记能力。简图绘制速度快,直观性强,绘完后教师略加演示学生便可记住。在学习《勤洗手,勤洗澡》这一篇课文,主要的就是让孩子们在借图学习字词,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进一步掌握洗手、洗澡的一些方法、技巧使孩子们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在课始我随手画出了几幅与课文相符的简笔画,孩子们瞪大了自己的小眼睛,张开嘴巴大声的说着,其表达的内容就如同是这篇课文就是孩子们写的一样,原来自己此时也成了一名小小的作家,孩子们的兴趣浓了,注意力集中在了一起,所以他们对本课的内容掌握、记忆的特别的牢、特别的快。
五、知识延伸到生活实际,可提高学生记忆力。
在认识一些交通安全标志方面的内容,孩子们通过观察课文插图,认识了相关的交通安全标志并了解了他们的用途,在问题的回答以及在学习课文的总结方面,特别是A生在引导下总结较为的全面。
周六我带着孩子们走出了校门,小心的组织着孩子们站在了校门口,我没有提出什么要求只是站在那儿,向马路望去,孩子们试着寻找着我的目光,他们终于按耐不住嚷了起来:“马老师,斑马线,我们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隔离护栏,可以分开左右两边来去的车辆;马老师绿灯亮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过马路了!”其实红绿灯距离我们很远,但是孩子们一直在努力看着。我试着向前走去,孩子们没有推搡,小心翼翼的跟在后面,我走在了人行道上,孩子们紧贴着我的里手走,显得有些恐惧,由于同学较多,走在人行道上显得有些拥挤,我故意的走在了行车道上,其中有几位同学反应的较快,用急促的声音喊着:“马老师走那个地方太危险了,我们应该走人行道。”
一味的让孩子们在教室里,看着图,了解课文加以想像,很多时候很难判断孩子们是否对知识已经掌握,甚至于达到运用的地步,或者是具体孩子们真正的能够记多少,在很多时候真是一个未知数,但今天的课堂效果,已经达到了最佳,因为孩子们真正的从课堂中走了出去,进行了亲身的体验,达到了最终的目的——运用。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思维导图》东尼.博赞
《掌握记忆》托尼,布赞
《 记忆力漫谈》 (苏)罗泽特著
《学习哪有那么难》王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