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始于辛劳,收获于平淡”,选择特教就是选择这样一种生活。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修女士说过,“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平凡的双手做出平凡的事,这就是伟大。当我们一次次伸出援助之手,当我们一次次慷慨解囊,或许我们没有在意,但世界却因为这一次次而改变。”
当我第一次接触孤独症孩子,心中产生的竟是惋惜与困惑。他们有着天使般灵秀的面孔,却仿佛来自另一个星球,竟没有一点与人沟通的意识,时刻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那游离的目光,那夸张怪异的自言自语和尖叫、刻板古怪的行为都让我无所适从。而面对他们打人、咬人和自我攻击的狂燥表现时我又是那么的束手无策。我迷茫了,我该用怎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些孩子呢?我能爱这群特殊的孩子吗?我真的能打开他们的心灵,帮他们走出孤独的世界吗?带着无数的问号,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我走进了他们。
最初,在训练室为孤独症孩子做感觉统合训练,感觉是很枯燥乏味的,孤独症孩子面对困难的畏惧和焦躁使感统室里时常充斥着哭声和怪叫声。一圈圈陪孩子走平行步道和按摩板,常走的自己也头昏脑胀,一遍遍地呼喊孩子的名字试图唤起他们的注意力甚至喊哑了嗓子。一次又一次,拾起拍丢的球,累的腰酸背疼……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重复着同样的话语,我的心也一天比一天沉重、烦闷。
可是那一天,一个叫鸿利的孩子改变了一切。在训练时他突然拉着我的手,微笑着,用一双纯洁的可以看透心灵的眼睛望着我说:“妈妈拿苹果,给老师吃!”我惊讶的竟然半天没做出反应,心里涌上一种不可名状的感动,泪水同时模糊了我的眼睛,从来不主动与人沟通的鸿利竟然看着我的眼睛主动同我说话了!居然还要给我吃他妈妈拿给他的苹果!一种感动的喜悦涌入我的心田,一种教育者的自豪充满了我的心间。
也许这句话来的太迟,也许鸿利还表达不清,不甚理解,但这却让我看到了他的进步!仿佛是打了一针强心剂,我用一颗更加真诚和平静的心去观察他们,训练他们,爱护他们。我仔细阅读了学校图书馆有关孤独症的资料,并且还订购了有关孤独症的书籍,从理论上对孤独症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在实践中,我试着将ABA训练模式、气息训练、语言塑造融入到感觉统合训练中,把结构化教学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我也试着运用行为矫正技术塑造孩子的良好行为,用自己的双手和身体去安抚和控制正攻击他人或自我伤害的孩子,使他们缓解焦躁的情绪,学会控制自我。渐渐的,我发现对他们付出的耐心和爱心越多,我收获的幸福和快乐越多,和孩子一起游戏,看到孩子有了进步的时候,也是我笑的最灿烂的时候。
也许,在今后的教育训练过程中,我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意想不到的挫折,但我决不会为我的选择而后悔,因为我已经喜欢上了这群孩子。我从他们那里感受到无限的幸福、快乐和自豪。我坚信,爱的力量是永恒的,她可以创造数不清的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