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针对孤独症儿童刻板行为干预的培训活动引起了广泛关注。此次培训由资深专家戚美凤主讲,于2024年3月28日成功举办,为众多孤独症儿童家长及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培训中,戚美凤老师深入剖析了孤独症儿童刻板行为的表现及成因。她指出,刻板行为是孤独症儿童常见的一种行为模式,包括刻板语言、刻板动作、刻板思维和刻板规则等,这些行为往往无明显目的,以固定频率反复重复,且无任何功能效果。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孤独症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戚美凤老师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干预策略。她强调,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尽量避免让孩子处于无聊和无事可做的状态,通过安排有意义的活动来占据他们的时间,从而减少刻板行为的发生。同时,她提倡使用泛化技巧,包括地点泛化、时间泛化和形式泛化,帮助孩子逐渐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境。此外,转移注意力、寻找替代活动也是有效的干预手段。
在培训中,戚美凤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共同注意在孤独症儿童干预中的重要性。她指出,共同注意是儿童早期社会认知发展中的一种协调性注意能力,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培养共同注意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互动。为此,她提供了一系列训练主动性共同注意的方法和技巧,如教会孩子传递物品、展示物品以及主动指向物品等。
此次培训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许多家长表示,通过培训,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孤独症儿童的刻板行为及其成因,也学到了许多实用的干预策略和方法。他们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培训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和教育孤独症儿童。
此次培训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孤独症儿童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建议,也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对孤独症儿童问题的关注和认识。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孤独症儿童将能够得到更好的关爱和支持,他们的未来也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