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分析

    个案基本情况:WJ,女,1995年6月出生,中度智力障碍。通过语言评估发现其发音器官极不灵活,不能自如的伸舌、摆舌、向上卷舌等;气息短促;发音时,声带不振动;不能清晰地发元音;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需求。性格比较内向,害怕说话,课堂上不合群,不愿和别人交流。
    个案情况分析:通过初步的测评,可以看出WJ的年龄偏大,已经过了语言的最佳训练期,由于语言障碍的问题导致了其性格的内向。而发音器官不灵活,气息短促,声带不振动,是产生语言障碍的主要原因。
    康复策略:从心理上帮助WJ建立说话的意识,不再害怕说话是训练的起步。要根据WJ初始的状况,锻炼其发音器官的灵活性,增加气息量,通过感受正常人发音时,声带的振动,来改变其声带不振动的缺陷。
目前状况:通过一年的训练,WJ能够正确地运用气息,能够仿说三百多个双音节词,会点数1——10;会用“是”“不是”“要”“不要”等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愿;会使用“老师好”“阿姨好”等礼貌用语;能够和同伴一起做游戏,有很强的沟通意识。
    康复步骤:
    初期训练目标:模仿口舌操,促进发音器官的灵活性。为了更好的训练WJ的发音器官,我用压舌板蘸上蜂蜜,来诱导她伸舌头,左右摆舌头以及向上卷舌。尔后,我又对其唇部、下颌的闭合以及上下左右的运动进行了训练。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WJ发音器官,也培养了WJ很好的模仿能力,这些为下一步的训练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
    中期训练目标:调整气息,体会声带振动发音。通过初期目标的实施,WJ已经能够很好的模仿和配合我的训练了,发音器官的灵活性也有了很好的改善。这时,我开始帮助WJ调整她的呼吸,通过球上的气息练习、蛙跳、仰卧起坐等形式,增加了WJ的气息量。通过触摸我发音时喉部声带的振动,WJ也掌握了正确的发音方法。
    后期训练目标:发音练习,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一阶段的训练主要转向WJ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通过训练发现WJ的在感知觉方面存在着听觉语言系统不同步的现象,为了帮助其增加感受语言的通道,我采用了视觉提示来拓展语言感受渠道。
    结论:根据经验来说,WJ的语言是不可能有什么发展和进步的,但是我们应该对每一孩子都抱着信心和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智慧,说不定我们就会找到一把开启孩子语言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