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同伴交往,提高学生参与训练的兴趣

 

——改善学生情绪的成功案例

徐延花

通通是个智障孩子,他运动能力很差,身体的协调能力差,触觉防御过度,怕高。由于自身存在的这些缺陷,导致他对感觉统合训练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心理,惧怕走平衡台、惧怕踩触觉板等等,常用哭闹来表达不想参与训练的愿望。

为了提高通通参与训练的兴趣,让通通能够快乐的活动起来。我在训练中引入了同伴的参照,让通通在和同伴一起训练的过程中,减少恐惧心理,逐渐接受了感觉统合训练。训练中,我有目的地安排通通和一个叫欣欣的小女孩一起做游戏。这个小女孩性格比较开朗,有较好的交往能力,能够和同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她的这些优点对通通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带动作用。

通过近两个月的时间两个人共同训练,通通的恐惧心理有了明显的改善,每次到感统室时,不再哭闹了,他还能够和欣欣一起走平衡台、踩触觉板了。为了调动这两个孩子的训练积极性,我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引入了竞争机制,让他们俩进行比赛。因为欣欣参与游戏的主动性比较强,我就会先让她来,然后,用鼓励的口吻对欣欣说:“欣欣真棒!欣欣做的真好!”这样的话,也带动起通通的积极性,他看到他的同伴受到表扬了,也产生了想试一试的想法,这时,我适时引导:“通通试试好不好?”通过这样相互参照、比较的训练模式,通通能够主动地说:“我也要xxx。”当完成了一个训练项目时,他还会主动说:“我也很棒!”

这就是同伴的参照作用对通通的影响。其实,同伴的作用,比老师的作用要大的多。因为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他们往往对参与游戏的同龄小伙伴,关注较多,并且也会把同伴当成自己的榜样,而老师做为游戏的指导者,是游离在孩子活动之外的,往往是与孩子的游戏活动有一定距离。因此,发展孩子的各项能力,都离不开孩子主动参与的意识,只有孩子有了参与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才会体验到活动的乐趣,才会从中获得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在训练孩子的时候,不妨让孩子在同伴中获得参照,利用同伴间的相互交流和参照,他们往往会获得更快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