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言孤独症儿童建立沟通前能力三部曲

 

无语言孤独症儿童建立沟通前能力三部曲

朱淑娟

无语言的孤独症他们在模仿能力、目光对视能力、听指令能力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并且这样的孩子大多数都有自伤和攻击他人的行为。其实,他们有这样的行为正是由于他们不会表达需求造成的。

由于无语言的孤独症儿童,他们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让常人知道他们想做什么,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用自伤或者攻击他人的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帮助这部分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前能力,从而为表达做准备,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训练中,我采用三部曲的方式,逐渐和无语言的孤独症儿童建立起初步的模仿能力和关注我的唇部动作的能力,效果很好。

第一步:帮助孤独症儿童放松情绪,建立信任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孤独症儿童他们的情绪都比较紧张,尤其是接触到陌生人的时候表现得更明显。根据李梅教授的康复理念,只有让孤独症孩子的情绪放松下来,才是孤独症孩子走出孤独的第一步。我认为这个理念很适合孤独症孩子。我在训练川川的时候,就遵循了这一理念。川川是一个重度的孤独症儿童,没有任何的有意义的语言,自伤和攻击他人的行为都非常严重。为了让川川能够接受我,刚开始带他训练时,我几乎不给他提任何要求,他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川川非常喜欢荡秋千,我就和他在凛冽的寒风里,一起荡秋千。我为他摇秋千,边摇边数数。当川川不在抵触我时,我就到川川的对面,当他的秋千快到我眼前的时候,我就大声叫他的名字。就这样,带川川训练的时候,他不再哭闹、咬我了。还满脸笑容跟着我去训练了。

第二步:引导孤独症找到和老师共同的兴趣点。孤独症儿童的兴趣点有的表现比较明显,有的却让人觉得他什么也不喜欢。川川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刚开始训练的时候,除了荡秋千,我觉得他几乎没有什么兴趣。可是,做语言训练,光在室外荡秋千是不行的。因此,在川川兴趣比较好的时候,我也会把他带到训练室,观察川川的行为。通过观察,我发现川川对拍手比较感兴趣。于是,我就把拍手当成了一个训练项目,川川拍手,我也在旁边拍手,并且边拍手,边说关于拍手的儿歌。孤独症孩子对乐音有着独特的敏感性,川川的注意力被我的儿歌吸引过来了,他慢慢地也能跟着我的节奏去拍手了。就这样川川慢慢地坐了下来,他的注意力和模仿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发脾气的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善。

第三步:利用夸张的动作,引导孤独症儿童关注老师的构音器官运动,为开口说话打下基础。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儿童能够流畅的表达,得体地进行社会交往。因此,让儿童开口说话,是训练的趋向。在拍手的过程中,我就有意识地把“拍”这个字的呼气动作和双唇的动作尽量夸张,让川川注意我唇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我的这个动作果然引起了川川的注意,他用自己的手捏住我的下巴,让我做唇的开合动作,我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川川更加关注我的构音器官是如何运动的。因此,只要川川捏住我的下巴,我就会发出很多有趣的声音,这些声音虽然没有意义,但是,川川的兴趣却很高,他很喜欢我发出的这些声音,就这样,他自己也能够偶尔发出一些音节了。

通过这样的训练三部曲,我认为川川已经初步建立起了沟通前的一些非常重要的能力,虽然现在他还没有有意义的有声语言,但是,他却在用眼神、用动作跟老师交流了,有了这样的交流,我相信通过努力也会有语言的交流发展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