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训练中的循序渐进原则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个案分析

吴晓玲

人体进行正常的活动需要良好的姿势控制,即保持身体的平衡能力,要使活动达到平稳、准确、协调,则必须要有良好的协调功能。当身体重心发生变化时,正常儿童试图在原来的支撑点内恢复重心,而脑瘫患儿欣欣则没有此反射。不能有效控制身体平衡就等于只完成了行走动作的50%。因此,对欣欣必须加强实施平衡的康复训练。然而,平衡训练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把平衡任务分解成多个小目标,分步骤去完成。

一、 康复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欣欣    七岁  痉挛型脑瘫。右侧肌肉力量差,因此站立时经常出现左侧肢体负重向左旋转肢体的姿势。由于运动感觉及平衡感觉的障碍造成不协调型运动,表现为定向和定距能力低下,而且肌肉收缩也不准确,从而不能正确的动作,不能沿直线前进,蹒跚而行,行走步极窄,脚的着力点往往放在脚尖,走路呈轻微的足下垂步态。

二、训练评估

通过评估,欣欣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差,表现出来的异常姿势为:当身体重心发生改变或受到外力的状况下身体立即向重力侧倾斜或左右晃动。身体平衡协调能力差的原因除脑部运动发育障碍以外,还可以由肌肉无力或肌肉的收缩不平衡引起。因此,在训练时除应进行平衡协调动作训练外,还应进行肌肉的放松控制训练。

三、拟定治疗方案及治疗目标

通过以上有针对性的评价,根据欣欣的现状,结合我校康复训练的实际,在欣欣平衡协调训练中制定了以下的治疗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治疗策略

 1. 以运动功能的康复训练为重点

 2. ADL为渗透的训练方法

(二)治疗方式

 1. 专业教师指导训练与孩子主要训练相结合。

 2. 以运动发育规律为主线,以循序渐进为原则。

(三)治疗时间

每天对欣欣进行1个小时的针对性训练。

(四)治疗目标

按运动发育规律(  翻身 →  肘立位→  肘支撑→  手膝位→  坐位→  爬行→  跪立位→  跪行→  扶站→  独站    扶行  → 独行→跨越障碍物行走→上下楼梯)进行逐层递进、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步骤,促通正常的运动发育,促进平衡功能的建立,最终使患儿能够独立上下楼梯。

(五)治疗方案

依据欣欣的评估情况,有针对性、循序渐进的设计训练。制定训练计划(一个月为一个阶段)

由于欣欣肢体肌肉紧张,收缩不平衡,因此每天都对她进行十分钟的肌肉放松训练,主要以放松类手法(揉、推、搓、按)及肢体被动活动为主,同时引导做一些主动活动操。

1阶段:跨步训练:在最初平衡协调的训练就需要练习跨步训练,在平衡杠内,练习跨过高低不同的木块步行——在平地上跨越障碍物行走。以提高行走时的平衡协调能力。 

   2阶段:辅助上楼梯训练:上楼梯时,我由后方用双手分别扶住欣欣髋部和肩,帮助欣欣练习,欣欣自己双手扶楼梯扶手,训练中逐渐减少帮助。直至患儿能自己扶楼梯扶手上台阶。

3阶段:辅助下楼梯训练:下楼梯时,我由前方扶住欣欣的髋部和膝,帮助练习。自己双手扶楼梯扶手,训练中逐渐减少帮助。直至患儿能自己扶楼梯扶手下台阶。

   4阶段:拉力环辅助上下楼梯训练:在欣欣能自身扶楼梯扶手上下楼梯时,我由前方用拉力环引导辅助欣欣完成上下楼梯训练。

   5阶段:独立上楼梯训练:在欣欣具备用拉力环引导上楼梯的状况下,让欣欣单手扶扶手上楼——独立两步一台阶上楼

   6阶段:独立下楼梯训练:在欣欣具备用拉力环引导上楼梯的状况下,让欣欣单手扶扶手下楼——独立两步一台阶下楼

当然,对于脑瘫孩子的训练,每一个训练方法都是综合性的,因此,其他训练内容的训练对孩子平衡协调能力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如站立位抬腿训练、跳跃训练、走直线训练、治疗球上的各项训练等等。

四、治疗效果

经过6个月循序渐进的康复治疗,欣欣取得了显著的变化。通过运动功能的检查评估显示:

各项训练的完成,躯干立直反射出现,髋,膝关节的屈曲和支撑动作的完成,提高了身体的控制力及抗重力能力。从平行杠内跨越行走到独立上下楼梯……循序渐进按照正常发育规律最终实现了独立上下楼梯,步态协调正常,异常姿势有所减少或消失。能够两步一个台阶上下楼梯。下肢肌痉挛有所减轻,肌体的耐力有所增强,下肢肌力达到了4级水平。平衡协调能力从最初的静态平衡——自动平衡——他动平衡(能在少量外力作用下维持身体的平衡),达到了三级平衡能力。

五、反思与建议

通过对欣欣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欣欣在平衡协调能力发展方面取得的进步。通过实践、分析从中体会颇深。

1.对脑瘫孩子的训练要遵循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更要注重循序渐进的康复原则。

2. 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尽量主动地去完成一些训练项目。

3.在对孩子进行训练之前要进行评估,依据孩子现状制定训练计划,并依据进度定期修正计划,并对训练情况随时进行详细记录。

4.训练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