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学习,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学得更加主动深刻,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同时对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能力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使学生敢问。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老师提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不敢提。怎样解除学生的思想顾虑,使他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是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

首先,教师要端正教学思想,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同时在平时的交往中,要使学生觉得老师和蔼可亲,容易接近,在课堂上要想法设法营造积极、宽松的课堂氛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还要多用威胁、注视、点头、手势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在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时,无论提得正确与否、简单与否,问题质量的高低,都应该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告诉他们能站起来提问题就是好的开端,是勇敢的表现,千万不能讽刺、嘲笑,要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的坐下,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

其次,根据实际,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敢于提问.可以组织讨论,让学生不要一下子面对老师和全体同学,在小组内先提;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提问题比赛活动,使学生在竞争的气氛中消除畏惧的心理。另外,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指导把问题写出来在提;对于在课堂上一时还没有勇气提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课后继续提,并进行恰当的鼓励,使其最终在课堂上提问题。如在复习20以内的口算,在引入课题目标后分成两组,由一组学生提出问题,另一组学生回答,然后交换提问,又对方回答。比一比哪一组提的问题更好。哪一组回答更好。结果这样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参与性很高,就连平时不大发言的学生也纷纷提问题,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2.要使学生;乐于提问。小学生课堂上不向老师提问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不愿意提问。不愿意提问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对数学缺乏兴趣,对提问的意义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问题情景等。当然,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还不够明确。学习的积极性还没有被调动起来,在课堂上不能开动脑筋主动提问而只做观众。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抓住适当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兴趣,由兴趣产生疑问,由疑问而引发好奇心,由好奇心而引发需要,由需要而进行积极的饿思考,进而促进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能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3.要使学生善于提问。学生不敢提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知道怎么提,对提问的方式方法,内容叙述形式没有把握。一个知识点拿来不知道从哪方面下手,这样的学生在不敢提问中占多数。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做示范,并启发学生体会老师是如何提问题并在平时逐步交给学生在学习中寻找问题的机会。如:新旧知识的联系、比较上发现问题;从新知识的意义性质、特征等方面找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积极思考,以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寻找,多提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如在学十以内看图列上式,小松鼠摘松果,为什么能列出这么的算式呢?其次,在课堂上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改变课堂教学的结构,改变由老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学的形式,改变教会学生知识为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的教学观念,课堂上腾出大部分时间让学生相互质疑或老师提问。另外,在引导学生提问时要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让学生提出简单的问题,待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提问能力高时,再提出复杂的问题。

在走进新课程上,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又向前迈了一大步。优化了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课堂优化,直接关系到身边的每一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教师要学会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信息的主动获取者和加工者,以自身的力量去主动作用于教师所教的东西,充分挖掘学生自己的前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变学会会学要我学,学会我要学并会学。虽然都是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进技能,但二者之间却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他们反映了教师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指导思想,其次,前者,学生是被动地学习,而后者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表现。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改变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培养问问题的意识,使学生在课堂上愿意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20012-3山东教育科研

20036小学数学教师

20036-7小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