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与孤独症儿童对话


 

孤独症是一种由大脑、神经的病变而引起的广泛发育障碍性疾病。(又称自闭症、孤独性综合症、堪纳综合症)是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动作、和行为等多方面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孤独症儿童在心理、行为以及智力方面问题很多,作为特教康复老师需要我们掌握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特教、部分医学等方面的知识。我们以前之所以把孤独症视为“洪水猛兽”感到紧张,是因为我们对它一无所知,无所适从,一旦我们对它有所了解,有所认识,那么我们就可以运用我们掌握的知识出智慧、出方法。

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有多种途径。在这里我只想就自己10多年的特教实践和结合自己平时的理论学习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一、工作实践

(一)情境教学,掰开分细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在生活中教,在生活中学。在教学中始终联系实际。一次,在上生活自理课,练习洗脸时,他的上衣袖子被水打湿了,我准备带他去宿舍换衣服,我问他:“孙老师和我们一起去好吗?”孩子马上说:“孙老师再见。” 我立刻明白他的意思是不想让孙老师去,我立刻教他说:“孙老师不要去了。”从这件事情上我发现他不会运用否定句。于是我就联系日常生活教会他“不想、不用、不会、不拿”等经常使用的词汇。并教他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等到下一次我再想单独带他出去时,我又有意问他:“孙老师和我们一起去好吗?”他马上说:“孙老师不要去了,在教室里给其他同学上课吧。”

  所谓掰开分细,指的是在教学中,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专家的评估、制定对孩子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完整的分解成若干来完成。比如写字。如果教正常儿童,可以先教简单字,再教复杂字。可是教孤独症儿童难度就很大了,要先做大量的点线练习,再做摹写,也就是我们练毛笔字时常说的模子,最后再临写。学写字大致要经过这三个步骤才能完成。对写字的过程才能基本掌握。

  孤独症儿童的“鹦鹉学舌”又称(“仿说”)“回声”、“录音回放”、“答非所问”等语言现象都是正常儿童02岁时的语言现象。有一次我拿出自己制作的画有动物、植物以及各种交通工具的卡片教他认,他都能说出来,接受能力挺好的。见此情景我突发奇想,指着一张画有西瓜的卡片对他说:“汉语你已经会了,老师来教你西瓜的英语说法好吗?”结果他也跟着说“汉语、英语。”我发出西瓜的英语音“watermelon”,可是他还是跟着说“汉语、英语。”我告诉他“西瓜是汉语名称.”他又跟着说“汉语”。“‘watermelon’,是西瓜的英语名称。”他又跟着说“英语”。就这样不厌其烦的翻来覆去的给他解释到最后,他才最终明白这两句话之间的关系,学会我说西瓜他说西瓜的英语发音。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他已经能说出10几个英语单词和几个简单的英语会话句子了。

从这件事情上,我发现问题的关键不是在孩子身上,而是在我们做老师的身上,我们应该更多的学会掌握特殊教育的方法,去教育孤独症儿童。一旦方法掌握了,问题自然就会解决。正像刘弘白博士所说:“世界上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二)把生活自理的学习放在首位

 孩子长大了,开始懂事了,家长们总是愿意让我们做老师的教孩子认识图形、颜色、数字等等。这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生活自理,这包括:自己穿衣、系扣、自己叠被子、自己洗脸、刷牙、自己会处理大小便、自己会吃饭......对于一般儿童,教这些不是很困难,但是教孤独症儿童,难度就很大了,有些东西甚至是他们终生要学习的一个课题。

   在教孩子的时候,要反复多次,经常练习,并教他们一些简便的方法和规律。比如如何辨认衣服的前后、穿衣服系扣子要从上到下、拉拉链要从下到上、穿鞋子要分清左右等等。

  在教孩子们学习自理的时候,要边说边指导,慢慢地让孩子在我们的示范下听明白所学动作的要求。只要坚持让孩子在指导下每天都做,几个月、几年以后,孩子的自理能力会有很大提高,因材施教,由量变到质变,这是我们在与孩子共同生活中应该注意的。

二、学习心得

我买了许多有关孤独症康复教育的书籍,进行深入学习,为自己的特殊教育事业进行充电。虽是自学,收获却颇多:

孤独症儿童有“一百个孩子一百个样”之说,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是可以客观的反映出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不同的社会和家庭环境,教育成长的环境以及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身体和智力,心理上的差异。二是可以理解为孤独症儿童的个体差异明显教育康复必须坚持个别教育。现在还没有找到一种可以消除这种发育障碍的确定的方法。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中普遍对孤独症儿童采用的是综合治疗的措施。也就是通过各种可能使用的医疗、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手段来帮助孤独症孩子们发挥自身最大的潜在能力,尽可能地减轻由于孤独症障碍所造成的行为情绪方面的问题,促使他们达到一个较高的功能水平。以便长大后能够自理以及参与社会生活。

xx,一个很爱玩树叶、草叶的四岁孤独症男孩。平时下完雨之后,最喜欢地上飘落的树叶与草叶扫地上的积水玩。在从教室去训练室短短几十米的路上,他有时要弯腰用树叶、草叶去扫水两三次。此时此刻,作为老师我们或许会振振有词的批评他:“快扔了。脏死了!”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孩子出于害怕,或许会扔了,但他会怎么看我们呢?我们是否可以换一种态度,用另外一种温和的口吻来告诉他:“树叶太脏了,拿到手上手也会弄脏的,我们马上就要训练了,小脏手摸到球,球也会变脏的,它会不高兴的。咱们不要让它不高兴,等训练完了,休息时间再来玩好吗?”这时孩子是否会乐意接受你的建议而不去玩树叶呢?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孩子不是发自内心的接纳我们时,生硬的管教只会更加拉开我们之间心的距离的。

xx,一个聪明漂亮的6岁孤独症女孩,妈妈带她在我们康训室训练。表现好时,妈妈就会使劲抱着她亲她,给她好吃的;表现不好时就会骂她:“怎么回事?今天不回家了,就一直在这里训练吧!”这样妈妈的情绪随着孩子一天的变化而变化,反复无常。敏感聪明的孩子情绪越来越差,训练变得越来越没有效果。妈妈变化无常的语气和表情令她恐惧,她越来越躲着妈妈,喜欢和温柔可亲的康训老师做游戏。每天训练结束回家时都要哭,她不想回家了。我们不难看出她的妈妈很爱她,但作为6岁的孤独症孩子她体会不了这种爱,更无法接受和面对。

通过理论学习结合平时的实践我认识到:作为老师或陪练的家长,我们天天跟孩子在一起,我们只有认清孩子的需要,预先满足孩子的需要,才能让孩子觉得我们可亲、觉得安全,他们的情绪才能稳定。我们的孩子是脆弱而敏感的,如果我们整日因为他们的训练效果愁眉苦脸或脾气暴躁,他会怎么想呢?谁不喜欢柔声笑语和表扬?更何况我们需要特殊呵护的孤独症学生呢?

如果我们读不懂孩子的行为,作为老师或家长我们就没有权利对孩子“指手画脚”,就没有能力去对他们进行康复训练。

我们只有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才能给予孤独症孩子以无私的爱,这种爱要用“真情做皮儿、包着疼爱的眼神、柔柔的爱抚、具体的教诲。。。。。。”。只有用这种爱,才能让他们在我们无私的爱的康复训练下“体验亲情、享受人生、走出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