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5月30日电(倪元锦、王宗凯)残疾儿童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尽管身体有着先天或后天的残缺,但艺术为他们开启了一扇窗——在艺术的舞台上,他们树立自信、乐观向上,融入社会群体。 5月30日,为期半个月的中国首届残疾儿童艺术节在天津闭幕。这是中国首次为残疾儿童专门举行的艺术节,展示了他们和健全人同场竞技的艺术作品。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王新宪说:“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同样需要施展才华的环境和舞台,首届中国残疾儿童艺术节让全国残疾儿童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日。” 18岁的孔坤坤在这次残疾人儿童艺术节开幕式的开场舞蹈《生命·阳光》中翩翩起舞。这位舞龄10年的女孩子笑容甜美,婀娜的舞姿诠释着丰盈的情感,根本看不出她是一位因药物自5岁起就失聪的少女。 2000年,8岁的孔坤坤进入聋校一年级学习。当看到学校的大姐姐身着漂亮的舞蹈服与健全儿童同场竞技,为学校赢得荣誉时,她找到学校舞蹈团老师,第一次为自己穿上了舞鞋。 “我非常喜欢舞蹈。和舞伴一起排练,感觉自己不再孤独,有了很多朋友。”孔坤坤对借助手语翻译告诉记者。 天津市视力障碍学校盲童朱俊雅6岁因用药不慎而丧失视力,虽然看不到自己表演,但她认为,台下的掌声是莫大的肯定和鼓励。 “2005年,我曾在人民大会堂演出。那次足足练了半年,过程非常辛苦,但是内心很快乐。” 朱俊雅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盲人跳舞最大的困难在于站位和舞姿,但可以感知音乐的节奏,将情感融入表演;而聋人学习舞蹈则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他们只能记忆节拍,无法感知节奏。 全球共有6.5亿残疾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在中国占总人口6.34%的8300万残疾人中,0-14岁的残疾儿童有900余万人。这个数字占中国同龄儿童总数的2.66%。这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中的很多人,走进艺术的殿堂,和健全人一样诠释着艺术的内涵和人生价值。 残疾人儿童艺术节上表演芭蕾舞《天鹅》的领舞赵蕴辉是一名视力只有0.03的盲女。2005年,赵蕴辉曾带着自己的舞蹈《盲女的梦》在第三届“小荷风采”中国少儿舞蹈大赛中一举夺冠,和她同场竞技的全部是健全的舞者。 天津市聋人学校指导老师袁欣认为,残疾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的是尊重,而不总是同情;同情只是一时的,而独立自强才是伴随孩子一生的。 赵蕴辉对记者说:“我从小酷爱芭蕾,梦想着能够立起足尖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舞蹈给了我很多的信心和希望。” 智障残疾人梁力强的母亲告诉记者,孩子小时候特别爱唱歌,她就鼓励孩子朝艺术的方向发展。“现在力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很多奖杯、奖章和荣誉,他变得自信了,心理很健康,而且可以通过艺术表演自力更生。” “艺术给了残疾孩子认识自我和展现才华的舞台,他们能够参与正常人竞技,靠自身努力而不是同情获得尊重和正常人的认可。残疾人参与艺术有利于提高自身生存能力,回归社会主流。”袁欣说。 艺术的世界没有残缺。一个个身有残疾的孩子在艺术的舞台上展示智慧和才华,诠释生命的意义和自身的价值。 自5岁失聪起,孔坤坤一直记得妈妈说的一句话,“虽然听不到声音,但你的心灵和别人一样美”。 |
- 最近发表
-
- 30 2025.04 第三届全国感觉统合教育大会即将启幕,诚邀您共探儿童成长新路径!
- 28 2025.04 心有所栖,爱有所依——儿童康复部圆满举办“家长心灵绿洲疗愈营”
- 23 2025.04 【天使建校30周年原创作品展】苗传云:我和天使
- 22 2025.04 从"旁观"到"共育":一场特殊运动会背后的家校心灵对话
- 20 2025.04 三十载同行,步梦新征程——天使教育发展集团30周年徒步行活动圆满举行
- 17 2025.04 王智超校长做客沃尔沃中国公开赛直播间:共话特教事业与公益创新
- 16 2025.04 共上国安课,守护成长路——我校开展“同上一堂国家安全课”主题活动
- 11 2025.04 爱心画笔绘希望,家校携手暖特教 —— 我校获爱心家长捐赠物资
- 10 2025.03 【送教日记】秦德侠:微光汇聚,有爱则暖!
- 07 2025.03 【送教日记】王凤霞:雨中送教,润泽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