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物理疗法属物理医学的范畴,是康复医学中康复治疗的常用方法。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引起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产生局部或全身的生理效应,从而引起治疗作用。我校理疗室运用低、中频脉冲电疗法开展理疗康复,旨在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肢体障碍症状,取得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物理疗法 电疗法 功能重建
在现代医学中,研究和应用自然物理因子和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并通过人体神经、体液、内分泌等生理调节机制,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促进康复的方法,称为物理疗法,简称理疗。[1]
理疗的目的是减轻疼痛、预防与矫正功能障碍以及最大限度的恢复肌力、协调能力和活动能力。[2]
我校理疗室主要采用电疗法对学生实施理疗。电疗法是人工物理因子疗法的一种,一般按频率高低分类,分为直流电疗法、低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和高频电疗法。
1、学生基本情况
笔者把在理疗室进行康复的学生分为三组:
第Ⅰ组:卞任浩、钱家东、高帅3名学生,均属于单侧肢体功能障碍,肌张力偏高,且伴有关节畸形;
第Ⅱ组:孙汇智、高亚东、杨旭3名学生,均为肌张力异常,表现为痉挛、协调运动异常,以异常模式行走;
第Ⅲ组:梁成1名学生,上肢肌力水平偏低。
2、所用仪器简述
目前,我校理疗室的主要仪器有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六合治疗仪和多功能肢体运动康复仪。
2.1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
该仪器将中频仪、低频仪和药物导入仪三类一起功能之精华巧妙地浓缩于一身。治疗过程中,患部同时接受了中频、低频、直流等仪器及对症药物的综合治疗功能,可以产生针灸及人工手法按摩所不及的各种揉捏、推拿、敲击、按压、拍打、震颤等无法言表的电流按摩动作。
2.2六合治疗仪
该仪器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利用现代电子脉冲和微处理控制技术,是低、中频电流通过体表穴位进入体内,集电疗、针灸、热疗、药导、按摩于一体,进行综合治疗。
2.3多功能肢体运动康复仪
该仪器的肢体运动模拟疗法以促通技术为核心,使肌肉群受到低脉冲电刺激后,按一定顺序模拟出正常运动,锻炼肌力,恢复肢体功能的动态平衡,打破痉挛模式,恢复自主的运动控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功能重建。
3、康复情况分析
3.1 针对第Ⅰ组学生,笔者主要使用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和六合治疗仪为其治疗。目的在于帮助他们矫正肢体功能障碍、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并且,笔者在为他们进行物理治疗的同时,还融入了中医康复中的推拿手法,以辅助最大限度地矫正关节畸形的目的。
通过一学期的康复治疗,该组3名学生障碍肢体的血液循环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偏高的肌张力得到缓解,障碍肢体的控制能力明显好于以前。只是,关节畸形的矫正效果并不理想,畸形程度仍然较严重。
3.2 针对第Ⅱ组学生,笔者主要使用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和多功能肢体运动康复仪为其治疗。目的在于缓解痉挛、改善异常的肌张力、矫正异常的运动模式。
通过一学期的康复,该组3名学生的障碍肢体的痉挛程度缓解、肌张力降低。虽然行走时仍存在异常的运动模式,但是站立、行走时的平衡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3.3针对第Ⅲ组学生,笔者主要使用多功能肢体运动康复仪和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为其治疗。目的在于锻炼肌力,兴奋神经、肌肉组织,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经过一学期的康复治疗,该学生的肌力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期初,他只能举起2磅重的哑铃,且只能连续举十几次;但是,现在他可以连续举起6磅重的哑铃50次。他的进步非常大,肌力水平提高较快。
4、讨论
物理治疗是康复医学中康复治疗的常用方法,作用范围广。我校的理疗室主要运用低、中频脉冲电疗法,为肢体障碍的学生治疗。目的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锻炼肌力,减轻肢体障碍症状,最大限度地实现功能重建。
三组学生每天进行物理因子治疗的时间为30分钟。并且,在接受理疗的同时,他们还参与运动治疗或作业治疗,多种治疗方法共同实施,多种治疗效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因此,康复进步较明显,尤其是在改善异常肌张力、提高肌力水平和缓解痉挛方面。
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偏大,关节、骨骼的发育已基本定型,因此,关节畸形的矫正效果不明显。笔者建议第Ⅰ组的学生采取配带矫形器、接受手术治疗等方法来矫正畸形的关节。
参考文献:
[1]理疗学. 长沙民政学院编
[2]康复医学临床指南.南登昆、郭正成主编.科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