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注意对智障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心理健康的保护实际上就是心理卫生。为了保护学生心理健康,要求每位教师在课堂上做到从细微处着眼,关心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不能因自己疏忽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要做好智障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智障学生精力不集中,不敢大声说话,不愿动脑筋,害怕教师提问,等等。这些课堂反应都表明,这类学生有心理障碍,若不及时排除就会影响学生学习。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疏导。
3、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是教师教育普通学生和智障学生的主阵地。在这个环境中,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特别是这些智障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强化训练,要舍得花时间,下力气。通过训练促其心理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