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心灵-记特教老师廖淑君

廖淑,21,中共党员,湖北省鄂州市人,20057月襄樊特师专科毕业,现任临沂市河东区天使特教学校二年级3班班主任。

廖淑君同志热爱生活,热爱特教,工作态度积极向上,对待学生满怀爱心。她所任教的二年级3班是一个重度班级,共有10名学生,其中孤独症学生1人,脑瘫学生1人,智障并伴癫痫学生4人,其余也都是重度智障生,10名学生生活都不能自理,包括吃饭、穿衣、洗脸等都必须她亲自给做,只有2名学生知道擦屁股。对于这群孩子既要康复教育,又要生活护理,从早晨7点到晚7点半每天时刻忙于学生的左右,工作任务之繁重可想而知,但廖淑君老师欣然接受了这份责任。

她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强烈的责任心,她每天都把孩子洗得干干净净,穿得整整齐齐。教室内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她说:“不知是什么原因,就是觉得一刻也离不开孩子”,逢周日歇班,老师也总要回班级几趟,出去上街也忘不了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遇有别的老师为这个班级上课,她也伴随左右。

前不久的一个晚上,李彦博感冒发烧,老师给他喂了药、打了针送到宿舍睡下了,她回去以后一直惦记着李彦博的烧到底退了没有,她披衣下床到小店买了些吃的来到孩子床前,尽管这是个重度生,当看到自己的老师时仍然扑在老师的怀里大哭起来。

邵广英是学校的救助生,家里经济条件较差,她不能象别的孩子那样吃到家里捎来的零食,老师就常给她买。她把今年中秋节学校发给自己的苹果、月饼、火腿肠拿出一半给她带回家,另一半留着给孩子们零吃,而她自己却舍不得吃一点。邵广英的妈妈说:“老师对俺的孩子这么好,我给她磕头也难以回报老师的恩情。”姚沛忱挑食不吃肉,身体瘦弱,老师就变着法子让孩子改掉挑食的习惯,他把菜里的肉片挑出来相法弄,然后掺在米里喂,现在小沛忱胖了,国庆节回家,她妈说:“孩子从生下来就不吃肉,这回吃肉了,也不知老师用了什么办法!”姚沛忱的家长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以前经常挑剔老师做得不周到的地方,国庆节回来姚沛忱的爸爸说:“孩子在老师的班里,我服了,我确实无可挑剔了!”

老师教孩子非常耐心,从不发火,孩子围着她团团转,高高兴兴。家是日照的葛彤的妈说:“以前孩子每天要犯好几次癫痫病,这次回家几天都没有犯,孩子的病好了,老师你是怎么给治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廖淑君老师说:“孩子发作癫痫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心情不好造成的,只要孩子心情好,犯病的机会就少”。现在她班的四个癫痫患儿都有明显的好转。

凌飞、刘强的家长说:“孩子在家不听话时,俺就吓唬他:以后不再把你送给老师,孩子就听话了”。老师班的10名学生,进了学校家长接不走,接到家里就要闹着要回来。她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行动为学校和家庭之间搭起了一条和谐沟通的桥梁,用勤奋为孩子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成长在二年级3班的学生是幸福的,廖淑君老师也是快乐的。和她同宿舍的尤桂花老师、刘悦巧老师说:“我们工作一天非常累,但我们觉着她好象是那么轻松,下了班还想着学生,想着看书。”老师说:“我确实感到很快乐,说不累是假的,但我看到孩子的成长变化时就乐此不疲”。

老师就是这样关心孩子,可心里很少装着自己。今年国庆节,郁振的家长把孩子接回家两天又送回来了,她告诉老师“孩子在家两天,咬了我3口”,说着她脱衣给老师看,她担心地问:“不知孩子在这里咬着你了吧?”听到这话,想着衣服下被咬破刚刚结上疤痕而又被咬出的新伤痕时,老师的眼睛湿润了,转过脸去,停了一会她说:“我不碍事,相信孩子一定会好起来的。这位家长感动的泪水夺眶而出,抱着老师泣不成声,“老师······好妹妹······对不起······谢谢你”。此时,什么也不用说,廖淑君已在家长的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她是一名年轻的教师,用柔弱的双肩担起了这份沉重的责任,用高尚的师德铸就了崇高的师魂。她是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用美丽的心灵温暖了学生家长的心,把忠诚献给了特教事业。她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孩子成长的路程!